宋少卿 防疫中也要散播笑聲

文/竹山  |2021.08.28
3748觀看次
字級
馬術推廣是目前的斜槓事業之一。圖/宋少卿提供
宋少卿(左)和馮翊綱,從大學時期起培養深厚的舞台默契。圖/宋少卿提供
相聲瓦舍很少依賴政府補助,卻年年都能推出叫好叫座的創作。圖/宋少卿提供
宋少卿 圖/宋少卿提供
2012年,宋少卿與時年90歲的養父親密合影。圖/宋少卿提供

文/竹山

在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升3級警戒時,以藝術強化體質,用笑聲落實防疫的「相聲瓦舍」馮翊綱與宋少卿,在網路上說了幾折段子,在疫情緊繃而疫苗短缺的社會現實中,讓心情鬱悶焦躁無奈的小老百姓,得到些許苦中作樂的慰藉。

對於能夠引起廣大回響,宋少卿說:大家都悶壞了!這不是「演出」,只是「讀書人對時事的針砭」,是就事論事,而不是謾罵。

由養父母撫育成人

宋少卿出生於花蓮縣豐濱鄉,生母是大港口部落的阿美族原住民,生父則在他剛滿月就離世了。生母改嫁後,將他託付給繼父的姊姊、姊夫收養。

養父是日本統治下東北遼寧人,於抗戰期間到青島投考海軍,來台後轉至國防部聯合後勤司令部所屬單位服務;養母是山東青島人,娘家在當地經營相當於台灣郭元益等級的糕餅店。來台後昔日的大家閨秀成了眷村家庭主婦,養雞、養鴨、做手工、打毛衣……什麼都會,而到海光劇團票戲,則是她暫時拋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娛樂消遣。

成長於眷村大家庭

宋少卿在南港的龍華三村長大,眷村媽媽本省籍、外省籍、原住民都有,雖沒有血濃於水的血緣關係,卻有親如一家人般的情感與生活,「不過就多一副碗筷」,是宋少卿對眷村這個大家庭的形容。

當年雖然沒有24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但有時父母不在,身上沒錢仍然能去麵攤吃碗麵,老闆也總知道麵錢該跟誰拿。如果需要,半夜三更去敲雜貨店的門,也不會吃閉門羹。

雖然眷村出了不少道上弟兄,但在宋少卿看來,那是為了生活不得不打出來的一條路,那些所謂的大哥們,回到村子裡,還是兄友弟恭、尊重長輩的一般孩子。

耳濡目染正向成長

感到慶幸的是,他沒有踏入那個圈子,而且眷村生活帶給宋少卿的,多數是正面影響,包括生活態度與人際關係……等全部的養分及人生價值觀。

很難想像,從小不愛受約束,看起來酷酷的、富正義感又口才便給、渾身是戲的宋少卿,從小到大很少發脾氣,他認為,在眷村這個大家庭,他耳濡目染學到的,是常懷慈愍心、尊重與關懷,以及活在當下不計較,所以很少帶著情緒和惡意處人處事。

國文是最拿手科目

國中一年級時,宋少卿的功課很被看好,老師認為他有希望考上建中,但因為太貪玩,不肯受制於學校課業,到國三時早已自知考不上公立高中。後來考進私立辭修高中,但國語文程度卻獲得授課老師注意,還給他「博聞強記」的極佳評語。

宋少卿認為,「自己對國語文,會做到自己能力範圍內最可能的標準」,這是他對自我最基本的要求。大學聯考面臨選擇科系時,他開始認真考慮未來選擇哪一條路。軍公教是父母的期許,因為自恃記憶力好,也曾想考法律系當律師。但一隻看不見的手,卻將他帶向另一片天空。

巧遇漢霖改變志向

受到宋爸爸、宋媽媽影響,宋少卿從小就說得一口北方口音的國語,常愛聽陳逸安、吳兆南、魏龍豪說相聲……在南陽街上考前衝刺班時,有一天翹課,到新公園(現在的228公園)的台灣歷史博物館閒晃,正好遇到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在台階上演出。

他湊上前聽,又找了一位看起來很年輕的團員,向他發表自己對演出者的批評。對方指指前面一位較年長者,要他去跟團長說。這是他與馮翊綱的初次照面,也促使他後來加入漢霖劇團,決定投考高他三屆的學長馮翊綱就讀的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

馮翊綱畢業後服兵役時,回母校找宋少卿寒暑假支援勞軍,無意間使宋少卿發現了身世之謎,知道自己原來具有原住民血統。這樣不可思議的緣分,從初見面的踢館,到後來成為馮翊綱的學弟,再後來成了舞台上的最佳搭檔……注定了兩人難分難解的緣分。



相聲成就前半生

1988年,北藝大美術、音樂、舞蹈系,規畫學生在午餐時間推出展演時段,當時各種藝術表演都有,獨缺戲劇類的節目,馮翊綱覺得相聲是個合適選項,於是與宋少卿等同學,創辦了「相聲瓦舍」相聲劇團,結果大受師生歡迎。

從此,主修戲劇創作的馮翊綱,和主修表演的宋少卿,一起「攪和、摧毀、破壞、建構」。1998年曾獲當時文建會「傑出表演藝術扶植團隊」,次年4月,在台北舉辦「今年的春天很相聲」大型匯演,連演26場,開創了台灣相聲定目演出新紀元。1999年,馮翊綱與宋少卿更一起獲得「中國文藝獎章」。

相聲,一直是各種展演形式中的非主流、非政治正確選擇,也很難得到公部門補助,但走過30多年的相聲路,「相聲瓦舍」擁有不少鐵粉,宋少卿和馮翊綱也不斷嘗試與創新。他們始終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對社會的關心,希望在還能思考的時候努力創作,身體還靈活的時候盡情演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發揮他們的長項,為自己及大家夥解悶。



用老靈魂傳播歡樂

受到成長環境影響,宋少卿有著重視倫理、禮貌、輩分的思想,受邀到大專院校演講時,常常以當年每個學校入口的「禮義廉恥」及「做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來開場。時下學生不熟悉的青年守則12條「1.忠勇為愛國之本,2.孝順為齊家之本……」更是背得滾瓜爛熟。

身為相聲演員,他選擇的,不是對當權者的歌功頌德,而是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以自己認同的倫理價值與中華魂,愛台灣的土地與人。

自從知道生母是原住民,他幾乎每年參加豐年祭,也與北原山貓(原住民雙人合唱組合)踏遍原住民部落,致力於原住民文化研究。

閒暇時以推廣馬術及木作工藝為樂趣的宋少卿認為,相聲是一種媒介,希望能讓更多年輕人,除了透過相聲莞爾一笑或開懷大笑,在潛移默化中,增長國語文能力。他更希望年輕人不要太在乎小確幸,要看遠、看大,雖不敢用「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要求聽眾,但他還是會在適當時機與場合,用他的舞台魅力,向年輕人傳播歡樂,以及他深深喜愛的相聲文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