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story71 女權先鋒 史坦能 一路走來 始終如一

楊慧莉 |2020.12.12
1736觀看次
字級
近一百年來,人類文明進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即是女性勢力的抬頭。人類漫長的歷史中,父權社會下,婦女不僅難以與男性平起平坐,享有許多權利,當然也無法追求更好的人生。而今,女性地位大幅提升,這都要拜上個世紀許多偉大的女性勇敢站出來,伸張女權。其中,最知名的便是女權先鋒:史坦能。圖/網路

文/楊慧莉

近一百年來,人類文明進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即是女性勢力的抬頭。人類漫長的歷史中,父權社會下,婦女不僅難以與男性平起平坐,享有許多權利,當然也無法追求更好的人生。而今,女性地位大幅提升,這都要拜上個世紀許多偉大的女性勇敢站出來,伸張女權。其中,最知名的便是女權先鋒:史坦能。

生命軌跡
出身卑微 到發揮女力

葛洛利雅.史坦能(Gloria Steinem, 1934-)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為家中次女。她的父親是居無定所的銷售員,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她十歲時,父母離異,便扛起幫忙照顧母親之責,直到上麻州史密斯學院念政治學。大學畢業後,她拿到一筆獎學金,以亞洲研究員身分到印度見習兩年,期間見聞引發她對社會運動的興趣,日後以促成婦女解放運動及平權修正案的形式開展。

臥底當兔女郎

回國後,史坦能以「記者」身分開啟職場生涯。她幫多家書報雜誌寫文章,只是上個世紀五、六○年代女性尚登不了正式的新聞台面,頂多做些生活專題方面的書寫。她記得有一回她想寫政治方面的故事,卻遭編輯以「妳不適合」給打了回票。不過,她並未打退堂鼓,而是繼續爭取社會和政治方面的報導工作。

一九六三年,史坦能成為全美焦點人物。為了報導花花公子俱樂部的員工待遇,她潛入其中當臥底,才讓「兔女郎」(即俱樂部中的女侍)不光采、充滿色情和薪水過低的工作窘境曝了光。

經此特殊任務後,史坦能努力讓別人正視自己的新聞專業,並在職場上樹立名聲。一九六八年,她協助創辦《紐約雜誌》,在裡頭擔任編輯和政治專欄作家,開始報導政治活動和社會進步的相關議題,包括婦女解放運動等,自此走上社運之路。往後的女權抗爭行動,史坦能不僅參與,還發表演說。高度的才智和姣好的面貌,也讓她成為媒體競相邀約的來賓和運動發言人。

積極投入婦運

一九七○年,女權運動者接管美國知名期刊《女士之家》( Ladies Home Journal),聲稱這份雜誌只提供家管方面的文章,對於婦權和婦女運動都沒報導。此舉讓史坦能明白婦女運動雜誌的價值。於是,她夥同朵思.皮特曼.休斯(Dorothy Pitman Hughes)創辦了一本在女權運動上發揮極大影響力的雜誌《Ms.》,藉以探討許多具爭議性的性別議題,包含家暴等。史坦能在《Ms.》擔任編輯和撰寫者,長達十五年,之後她仍保有名譽頭銜至今。

終其一生,史坦能都奉獻在平權事工上,引領全國各地的女權抗爭遊行。一九七二年,史坦能與幾位女權主義者成立了全國婦女政治聯誼會(National Women's Political Caucus),這個組織至今仍持續支持性別平等,確保更多支持平等的婦女透過競選獲得公職。此後,她陸續協助創辦許多組織,包括促進非性別歧視、多元種族兒童教育的「婦女活動聯盟」(Women's Action Alliance),提升婦女媒體正面形象的「婦女媒體中心」(Women's Media Center),以及第一個賦權年輕女孩學習就業的「帶女兒去上班」(Take Our Daughters to Work Day)。

兩千年,史坦能於六十六歲首度走紅毯,嫁給當時五十九歲的英國企業家暨環保和動保運動家戴維.貝爾(David Bale)──他也是演員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的父親,舉世譁然,因為大家以為史坦能對婚姻制度敬謝不敏。結果,她用一段說明解除眾人的困惑,「我沒變啊,是婚姻制度改變了。我們在美國花了三十年的時間改變婚姻法。如果我當時在適婚年齡結婚,就會失去我的姓氏、我的信用評等,以及許多公民權。但現在可不同了,婚姻性別平等已漸漸落實。」可惜的是,貝爾後來因淋巴瘤而病逝,她與丈夫相知相惜的婚姻關係僅維持了短短四年。

美國歷史定位

除了各種婦女運動,史坦能也是多產的得獎作家,包括撰寫一代豔星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的傳記,以及她於八十一歲寫就的自傳《為女之道》(My Life on the Road)。《為女之道》侃侃而談她如何透過傾聽、學習、改變和各種際遇踏上社會運動之路。

史坦能在新聞專業和平權運動上的努力,讓她的社會貢獻有目共睹,得獎無數,包括獲頒美國專業記者學會的新聞終生成就獎,以及象徵公民最高榮譽的總統自由勳章。

美國專欄作家李.凱倫(Lee Cullum)曾在一篇專文中記述美國二十世紀中三位對婦權貢獻良多的傑出女性,一位是在女性選舉權上有功的蘇珊.安東尼(Susan B. Anthony),第二位是讓婦女保有節育權的瑪格麗特.桑格 (Margaret Sanger),第三位便是讓女性享有過去只有男性才能擁有的工作權、提升自我和追求更好人生權利的史坦能。

而今,這位對婦權發揮巨大影響力的革命老將,仍在改善社會的奮鬥路上……

為女之道
正視恐懼 幽默以對


今天,史坦能已成為全球女權運動的象徵,終其一生都在對抗各種刻版印象、打破各種社會屏障、為兩性平權而戰。她的眼界始終是全球性的,明白種族、階級、印度的種姓制度會嚴重加劇婦女所遭受的迫害。她年輕時當記者,在外租房,碰到鄙視女性的房東,覺得她這種小記者要是每月能按時繳交房租,肯定是當人家的情婦,這種態度讓她憤恨不平,但史坦能卻能將心比心的想到,自身處境遠不如有色人種和發展中世界的婦女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不過,儘管是女權鬥士,史坦能卻非難相處之人。相反地,她聰慧、仁慈,懂得傾聽,常能在同理對方的情況下與人達成共識。事實上,她能成為女權運動的領導者,有其讓人意想不到的過人之處。

坦然面對恐懼

首先,在一個保守的年代,要大張旗鼓的伸張女權,起始一個抗爭行動,挑戰社會既定的刻板印象,談何容易?至少要展現大無畏的氣魄吧!

對此,史坦能表示,自己當時充滿了恐懼,最怕的是要在公眾場合發表演說,而她克服的方法就是先後找來兩位黑人女權主義者「壯膽」,一起發表演說,而且一黑一白,當她們一起站在台上,也同時傳達了婦運不分種族。

即便克服了公開演說的恐懼,史坦能一路走來,滿布荊棘,當情勢不利時,懷疑、恐懼便襲上心頭。幸好,她們當時有個讓自己勇往向前的口號:「跟隨自己的恐懼,去做就對了;恐懼是成長的標記!」

儘管有各種恐懼的試煉,但史坦能終於在多年努力後,讓世人漸漸明白,「女權主義不是關於女性優越,而是一個主張人人平等,應擺脫性別、階級和種族標籤的理念。」

幽默才能長久

縱然史坦能年輕時頗具姿色,但她能帶頭抗爭,除了寫過相關報導並全心投入婦運,她認為自己的幽默感,讓她扮演領導者的角色時毫不費力,因為「幽默感讓人懂得自嘲,大方坦承錯誤」。她甚至覺得有幽默感的人往往能撐到最後,且讓人一輩子信任。

作為公眾人物,史坦能一言一行都遭人檢視,批評自然而生。面對批評,她會傾聽,懂得判讀。她表示,最傷人的批評和攻擊來自跟你同陣營的人,而非那些價值觀跟你相左的人,「如果川普讚許我,我會先自行懲處」。後面這句話不僅顯現其立場,也足見其幽默之處。有趣的是,她還曾為了募款找過川普,只見川普坐在案桌另一頭,把她捧得高高的,但史坦能一聽就知道川普根本就不清楚她是誰,接下來川普就簽了一張支票給她。

說起向富人成功募款的祕訣,史坦能也大方分享!她會跟富人說:與其把錢存在銀行生息,倒不如看到錢發揮改善社會的效用,這會讓人更開心的。

改變從下而上

回顧女權運動走過的歷史,史坦能覺得最可貴的是,這種運動展現了團結,參與者即便一開始意見分歧,但都能因聽見彼此而化解歧見。她也將自己在女權運動上的卓越表現歸功於其他女性,「若非有勇敢的休斯一起站出來,就無法克服上台演說的恐懼」。而過程中的互相學習、幫助、汲取靈感,藉以產生社群意識,史坦能視之為很棒的經驗。

史坦能希望科技的進步能讓全球女性更溝通無礙。眼下,最讓她憂心的是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既然這是全球大敵,她希望世人能不分國界的齊聚一堂,打開五感,同理彼此,並分享智慧,凝聚共識,一起克服困境。

除了過程中得利於姊妹互助情誼,史坦能改善社會,最主要還是靠著從自身做起的初衷一路走來,「有想法,就去做吧!別等別人下達指令,告訴你該怎麼做,所有的改變都是從下而上的。」

如今,八十六歲的她,仍老當益壯,為所當為。史坦能在照顧生病的丈夫期間,學到了「活在當下真的很重要」。想到自己來日不多,就算能成為百歲人瑞,也不過十來年的功夫,史坦能就覺得該好好把握、善用,去做還想做的事,因為她可不希望自己在快兩腳一伸時說:「拜託,再等一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