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美國萊豬已經是蔡政府的既定政策,儘管在野黨和多數國人都一再反對,但是民進黨立院黨團一樣強送法案到院會。萊豬強行闖關之後,日本核食將要緊跟著進來,理由是為了讓我們能夠順利進入國際組織,行政院長蘇貞昌說是為了向國際證明,台灣願意遵照國際標準,大步踏出去做貿易。但確然的是,和美國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連談判都沒排上,至於想透過日本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更似打高空之舉。
蔡政府完全無預警地宣布進口美國萊豬,而且沒有任何交換條件就擅自開放,按照過去民進黨批評對手的言詞就是「賣台」,更嚴重的是「出賣國人健康」。或許是川普政府為了反中打台灣牌,不斷出售武器給台灣、國會也相繼通過多項友台法案,還派出高層官員部長和國務次卿來訪,讓蔡政府感受到溫暖;或許預估川普會贏得連任,趕在大選激烈時刻率先表態,超前部署,等待川普當選後有所回饋。
然事與願違,宣布進口萊豬之後,美國只象徵性地派了國務次卿和衛生部長來台,並未觸及任何台美雙邊協定(BTA),更別提自由貿易協定了。僅僅是來一場「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簽署了一份五年期的備忘錄,雖然雙方表示將就科技、5G電信安全、供應鏈等方面進行討論,但美方沒有給予任何實質上的承諾。更慘的是,川普落選了,美中對抗的格局將因為拜登上台讓一面倒的「親美反中」政策面臨重大衝擊。
儘管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競爭態勢不變,但拜登的對華政策必然不同於川普的全面對抗格局,台灣被用做籌碼的成數一下子降級了,拜登不一定會打台灣牌,台灣也無法從抗中的角色中撈到任何好處。最近中國大陸和澳洲的決裂說明了與美國站同邊的後果。澳洲遭到大陸的抵制之後,將要面臨經濟嚴重衰退。如果大陸也對台灣實施類似的經濟制裁,台灣如何承受。
現在川普下台了,萊豬卻箭在弦上,不得不進口,看看政府此時要如何說服民眾。更令人感到驚懼的是,素有「助日代表」之稱的謝長廷也在此時放話,準備繼萊豬之後推動日本核食進口,理由就是我們要以國際標準自許。謝長廷說,只要科學鑑定沒問題就應該進口,問題是,科學鑑定誰說了算?李遠哲嗎?萊豬的國際標準是什麼?中國大陸和歐盟都不准進口,為什麼我們不以此為標準?急著進口核食,卻以遠在天邊的CPTPP為藉口,到時候是核食雖進來了,進入國際組織卻連門都沒有。
為了抗中,卯足了勁想要加入美日聯盟,問題是美國只想賣武器、賣萊豬給台灣,日本只想賣核食給台灣,台灣真正實質的利益是一分也得不到。還不如回過頭來搞好兩岸關係,不但台灣經濟可以提升,更可以透過大陸順利參與國際組織,如此,美國日本反而還得看台灣臉色。民進黨不顧這樣利弊立見的政策,去摘取眼前的玫瑰,卻拿國民健康去交換遠在天邊的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