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 長沙麓山寺

文/吳鴻霖 |2020.11.16
1660觀看次
字級
麓山寺山門。 圖/吳鴻霖
麓山寺碑(上半部)。圖/吳鴻霖

嶽麓山高約三百公尺,位於湖南省長沙湘江左岸,山腰的麓山寺,始建於西晉武帝泰始四年(二六八),是湖南省最早的佛寺,距今已一千七百多年。歷代幾經興廢,多位高僧和大師曾在此講經弘法;抗日戰爭時期,殿宇被炸毀,僅存觀音閣。

一九八六年,重建大雄寶殿、彌勒殿等;一九九七年至二○○二年間,先後修建觀音閣左側的方丈樓、素茗齋、後山門和右側的藏經樓等,二○一三年五月,麓山寺停收門票。

從山下湖南大學紅樓西側的登高路口,經南大門,走到麓山寺約八百公尺。二○一八年夏,古剎的圍牆漆成鮮豔的桃紅色,大門對聯:「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暑夏陽光熾熱,古樹林立的麓山寺,是登嶽麓山最佳的中繼站,登山客可在此避暑、休憩或禮佛。

大雄寶殿後方山上的觀音閣,重建於清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大門階梯前有兩棵羅漢松,小棵樹齡五百二十年,大棵是一千七百四十年的六朝古松,門前楹聯:「寺門高開洞庭野,殿腳插入赤沙湖。」是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的詩句。

唐代麓山寺規模宏大,山門在湘江之濱,大雄寶殿在山下平地嶽麓書院處,山腰、山頂都有寺廟的建築物。門上匾額「觀音閣」三大字,為初唐書法家歐陽詢所書,而中唐書法家李邕寫的〈麓山寺碑〉,明代曾砌碑亭保護,清咸豐年間移至嶽麓書院,嵌入壁間。現今,這塊石碑在嶽麓書院「講堂」左側園林的碑亭內。

麓山寺碑高二七二公分,寬一三三公分,全文一千四百多字,唐玄宗開元十八年(七三○),由李邕撰文、書丹並鐫刻,碑文介紹各代禪師與法師的事蹟與貢獻,由於文、書、刻工俱佳,又因李邕曾任北海(今山東青州市),人稱李北海,故此碑又稱「北海三絕碑」。

站在嶽麓書院碑亭的鐵門前往內看,這塊石碑材質不精,唐代立碑以後,風吹雨打漫漶過早;碑面上下有剜刮的痕跡,左上角和右下角都已破損。

嶽麓山上有許多古蹟和老樹,遊人走進湖南大學,散步上山,欣賞「楓」景,造訪古寺,必能留下難忘的回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