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天地】鄭簠隸書 文/吳鴻霖 |2022.08.03 語音朗讀 33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漢魏碑刻陳列館。圖/吳鴻霖曲阜孔廟鲁壁。圖/吳鴻霖作者三十八歲作品,具鄭簠隸書筆意。圖/吳鴻霖鄭簠四屏隸書作品。圖/吳鴻霖 文/吳鴻霖清初書法家鄭簠,號谷口,父親為名醫,他也以行醫為業,一生喜好寫隸書。從漢代到清初一千八百多年,習書者都寫傳統的隸書與筆法;鄭簠曾臨摹〈曹全碑〉和〈夏承碑〉,汲古出新,把篆書、行草筆意加入隸書之中,獨創前所未見的風格,後人稱其隸書為「草隸」。草隸影響清初的書畫家,例如揚州八怪金農、高翔等人,都曾學習草隸,也學谷口勇於創新的精神,八人書畫的創作明顯異於時人;鄧石如初學鄭簠隸書,得到啟發,敢寫粗線條的大字,最後成為篆隸名家。鄭簠家中收藏漢碑與古碑拓片四大櫥,曲阜孔廟內有許多漢代隸書的石碑,他必來過此地。筆者多年前造訪曲阜孔廟,為了紀念孔子八世孫孔鮒於秦始皇焚書坑儒時藏書於壁,詩禮堂北側有一道形似照壁的牆,前面石碑文革時曾被敲破,「魯壁」兩大字,具有鄭簠隸書筆意。〈乙瑛碑〉、〈禮器碑〉和〈史晨碑〉,合稱孔廟三碑。三十年前,筆者在台灣師大操場旁的雅文畫廊,購得鄭簠四屏隸書,作品內容節錄〈乙瑛碑〉,落款是壬申秋;清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歲次壬申,亦即他去世的前一年,距今已三百三十年,原本白色的大陸宣紙,已變成灰暗色。〈乙瑛碑〉曾存放在孔廟杏壇右側的東廡內,一九九八年移至孔府後方後作街三號的「漢魏碑刻陳列館」,碑上每字約四、五公分。碑文大意:東漢元嘉三年(一五三),魯相乙瑛為孔廟建議朝廷,設置守廟的百石卒史一人,掌管禮器與祭祀等,百石者十六斛;乙瑛去職後,四十幾歲的孔龢選上卒史。這些事蹟被當時的人以隸書寫在石碑上,石碑刻好之後,碑文有多種名稱,例如〈魯相為孔廟置百石卒史碑〉、〈魯相乙瑛碑〉、〈百石卒史孔龢碑〉、〈孔和碑〉等,最後統稱為〈乙瑛碑〉。鄭簠七十歲,落款寫「孔子廟魯相孔和置守廟百石卒史碑」,可見他對〈乙瑛碑〉碑文大意不甚明瞭,如此寫法會讓人誤以為魯相是孔和,而且廟字草書上少一點。如果寫成「魯相乙瑛為孔廟請置守廟百石卒史孔龢碑」,只多了三字,魯相與卒史一目瞭然。現今台北故宮收藏兩幅鄭簠隸書,一幅是中堂〈楊巨源酬於駙馬〉,谷口老農寫「酧于」,酧是酬的異體字,而另一幅是王壯為教授捐贈的條幅。鄭簠已逝多年,四屏裱框的隸書作品,還懸掛在人間,會繼續流傳於後世。 前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下一篇文章 【文史瑣談】少些偏見 熱門新聞 01再生醫學專家訪佛光山 認識人間佛教2025.04.1702好苗子佛光家庭日 傳承三好精神2025.04.1703T-Earth植樹行動 佛光人守護金門2025.04.180413歲少女捐萬本書 建18圖書館2025.04.1805三好普門盃國小籃球賽 東興奪冠2025.04.2206普門寺三皈五戒 佛子修行增福慧2025.04.1707巴西佛光人公益路跑 傳達蔬食愛地球2025.04.1808大馬慈善音樂會 佛光山送暖緬甸 2025.04.1909分享讀書樂 岡山講堂帶領人培訓2025.04.19101天內引體向上萬次 男子破紀錄2025.04.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藝心語】哈佛餐【民俗資產】草濫清水岩 七堵歷史文化與藝術瑰寶【時代顯影】坂本龍馬:來自高知的革新者【2025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近未來之形【走讀城鄉】台北文學館籌備處 嘉禾新村拾光屋二度掛牌【東瀛遍路】金碧輝煌金閣寺 作者其他文章【詩話重陽】米芾〈重九會郡樓〉【大江南北】 曲阜陋巷【大江南北】西安薦福寺與小雁塔【藝術天地】超徐邁李【藝術天地】一幅閒章與評語的作品【藝術天地】 淺談齋字與書法篆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