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拾音者】 聲谷 網友願為自然聲音付費

文/記者鄭夢雨 |2020.11.15
1797觀看次
字級
聲谷在西溪溼地的 樹林中收集風聲和鳥鳴聲。圖/新華社
聲谷在西溪溼地的河道中收集水聲。圖/新華社
木槳撥水聲,雨擊湖面聲,風吹竹葉聲……西溪溼地一葉搖櫓船上,聲谷頭戴耳機,舉起拾音話筒,又一次將大自然裡細微的聲音轉化成電波,裝入錄音機。他的硬碟中,裝著他從各地收集的近八千條自然錄音。圖/新華社
每當在繁瑣的工作中感到壓力時,聲谷依然會到自然中尋找慰藉。圖/新華社

文/記者鄭夢雨

愈來愈多的網友願意為他的聲音付費。在喜馬拉雅平台上,用戶透過付費專輯、會員專輯,購買這些聲音的版權,甚至偶爾還有主播打賞和流量變現收入。一年下來,聲谷錄製音頻的收入在喜馬拉雅平台可達到近人民幣百萬元。

木槳撥水聲,雨擊湖面聲,風吹竹葉聲……西溪溼地一葉搖櫓船上,聲谷頭戴耳機,舉起拾音話筒,又一次將大自然裡細微的聲音轉化成電波,裝入錄音機。他的硬碟中,裝著他從各地收集的近八千條自然錄音。

聲谷本名趙志勤,曾經是一名互聯網創業者。為自己取名「聲谷」,意為「峽谷裡的聲音」。在他看來,這種意向具備強烈的想像空間,他希望營造出一種聲音氛圍,給予人放鬆的力量。

如今,聲谷錄下的自然聲,在喜馬拉雅平台的播放量已近億次,成為無數都市青年釋放壓力的「耳朵」。

感受大自然的治癒力

「夏,五點半,老爺爺遛狗回來,遠處有人砍樹」、「夏,七點,它在籬笆上停留了兩分鐘後飛走了」、「夏,六點半,一隻健碩的蜜蜂在花叢中採蜜」……自己帶上一套錄音設備,常常「凌晨出動」,生活中的細微之處,都是他記錄的素材。

記錄自然聲音這一念頭,源於二○一四年在福建湄洲島的經歷。「第一次見到大海,站在海邊,一層一層的海浪撲向自己,感覺自己被大海完完全全地擁抱了,那種感覺非常治癒。」他想把這種聲音記錄下來,讓更多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治癒力。

戴上監聽耳機,外界聲音被隔絕,耳機裡傳來的聲音不加修飾,一個個聲音細節隨著話筒的指向傳到耳中,不斷放大。錄音機上的幾排旋鈕用來調整收音角度和範圍,精度不斷提升,臨場的聲音被盡可能地還原。

從一個單聲道話筒,到一根立體聲錄音筆,再到如今一副監聽耳機、一台錄音機和幾個話筒,他的設備不斷升級,記錄下的聲音也更接近真實。

「閉上眼睛,彷彿回到了家鄉老宅,彷彿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處處是鳥語,滿目是清新」,網友評論道。

愈來愈多的網友願意為他的聲音付費。在喜馬拉雅平台上,用戶透過付費專輯、會員專輯,購買這些聲音的版權,甚至偶爾還有主播打賞和流量變現收入。一年下來,聲谷錄製音頻的收入在喜馬拉雅平台可達到近人民幣百萬元。

然而,看似容易的工作,拾音的旅途卻不乏辛苦和危險。一次天未亮時,聲谷走進山坳記錄貓頭鷹的聲音。靠近聲源處有一個凹槽,站在凹槽處,他在耳機裡聽到幾聲狗吠,感覺野狗近在咫尺。

一次開車路過水庫,他停下車記錄風吹水面的聲音。道路泥濘,車陷在泥中,電話沒有信號,兩只手電筒都只剩下一點電量,他徒手墊了三十公尺長的石塊為車鋪道,脫身後發現手都掉皮了。

儘管如此,每當在繁瑣的工作中感到壓力時,聲谷依然會到自然中尋找慰藉。「大自然的聲音在一天中每個時段都是不一樣的。我喜歡清晨天亮前的那一個小時,那時的聲音純粹而通透,能讓我感到平靜和放鬆。」聲谷在現實生活中遭遇的煩惱,常常能在自然中得到疏解。

張開耳朵聽內心聲音

二○一七年一天清晨,聲谷到杭州郊區的西山國家森林公園記錄流水聲。他蹲在小溪裡,聲音傳入耳機,整個人感到格外舒展,渾身漸漸沒了力氣——他在水中「睡著」了。「我被溪水『催眠』了。」聲谷回憶,後來是被水「凍醒」的。

二○一八年冬天,杭州下了一場大雪,聲谷到西湖附近記錄踩雪的聲音,不自覺從晚上十一點錄到了凌晨一點。「我太想錄到雪的聲音了!」聲谷興奮地錄音、拍照,雪在鞋裡化成水,忘我到腳凍得沒了知覺。

美國聲音生態學家戈登.漢普頓在其著作《一平方英吋的寂靜》中曾這樣描寫自然音:「是昆蟲拍打翅膀在午後明媚陽光中飛行的柔和曲調,是斑衣蠟蟬收起美麗的內翼降落在我光潔的地板,是清晨喜鵲和蟬令人驚訝的大合唱,是大雨在茂密枝葉上震撼人心的演奏,也是清風拂過脖頸時的柔和細語。」

對聲谷而言,戴上耳機後,時間彷彿靜止。放下其他感官,張開耳朵,當聽覺更加敏銳,人們也更容易聽到內心的聲音。「我依舊在尋找聲音的路上,為更多人提供與自己對話的棲身之所。」聲谷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