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9】隨堂開示錄 285 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47 海外移民安住身心之道 3-3

星雲大師 |2020.11.13
1962觀看次
字級
提問十一:大師對人間佛教在加拿大發展的期許?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多倫多《心靈花園》廣播節目採訪
時間:2004年10月30日
地點:多倫多佛光山視聽中心

提問十一:大師對人間佛教在加拿大發展的期許?
大師:人間佛教就是佛陀對人間的教化,這許許多多教化的內容不是對畜生講的,不是對鬼怪講的,也不是對仙人講的,是對人講的,當然這就是人的佛教。禮義廉恥、忠君愛國、仁義道德、和平尊重、要有慚愧心、要勤勞奮發、要勇往向前、要積極邁進,或者忍耐、慈悲、做好人、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這都是非常有價值、非常有意義的,對於新移民也好,老移民也好,不管在什麼地方,基本上做人必須能做到這些。

提問十二:請大師談談,佛教將來在中國大陸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大師: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宗教。中國二千多年來,佛教信仰在人民的心目當中已經根深柢固,即使他說我不信宗教,但是他的血液裡面卻仍流著父母的信仰、父母的血液,每一個東方人、中國人,必定都有佛教的細胞、佛教的血液,這是改不了的。現在民間宗教很多、很複雜,甚至於迷信、邪教都有,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們現在弘揚佛法,要正派、要正道,要把佛教的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四無量心、八正道、六和敬統統都弘揚出去,讓大家都能懂得真正的佛教是什麼,將會改善他的生活,改善他的愚痴,更會增加他的智慧,讓他感覺到人生很有意義。
提問十三:佛教徒如何與異教徒宗教融和?
大師:大凡宗教的組成,有三個基本原因,第一個要有教主,第二個要有教義,第三個要有教史。我認為教主不必相同,你信基督、天主、穆罕默德,他信釋迦牟尼佛、觀世音、地藏王;教義也不必相同,你說這個是苦,他說是快樂,你說這樣修行,他說那樣修行,天有天的理,地有地的理,人有人的理,各有各的道理,也不一定要同;說到教徒之間,人是可以相互交誼、聯繫、幫助的,因為我們都不是仇敵,我們的目標都是勸人為善、向上。因此宗教裡面可以有同、有不同,可以同中存異,異中求同,讓同裡面存在著很多不同,讓不同裡面求一個同的地方。我覺得今後宗教要相互容忍、相互尊重、相互幫助,也是未來佛教的方向。

提問十四:佛教徒講的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等於基督教徒講的天堂?
大師:說到佛教的極樂淨土和基督教的天堂,佛教也講天堂,但是天堂和淨土還是有不同。升天堂,是覺得我完成了,所以升天堂;但是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完成了,還要繼續修行,談何容易?升天也要有升天福,否則天福享盡又下墮,那怎麼辦?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完成,而是繼續修行,還可以再進步。在基督教講的天堂,它是最高層次了,但是在佛門裡面,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還是有許多的層次,必須要我們去發展,人在無限的時空裡面,要想完成自己,就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昇華。

提問十五:另外有一個問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佛光山的法師都很忙,根本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還有空修行嗎?
大師:沒有休息就是修行,忙就是修行。為誰忙、為什麼要忙呢?為人間忙、為大眾忙,他就是在修行。所謂生活中的修行,沒有生活,修行都是空的呀!就說釋迦牟尼佛,他每天也要忙著搭衣、持具、入舍衛大城次第乞食,吃過以後回家,洗腳、打坐、說法、教育徒眾,也都是在忙。為什麼要有這種「不忙」的觀念,不忙是死了才不忙嘛!活著都要忙,我們以忙為營養,忙才有意義,不能不忙。再說佛光山的出家人,也不會忙到沒有時間修行,在忙裡面就是修行。甚至除了忙,每個人還會有密行,有自我的修行功課,不一定都要修給人家看。
像佛光山的念佛堂,從早到晚佛聲不斷,這不是修行嗎?禪堂裡面,每天十六、七個小時打坐、跑香,這不是修行嗎?每天上課、聽經聞法、過堂吃飯、打掃、招呼客人,要給他們歡喜、給他們信心,這不都是修行嗎?所以過去禪門說,你拿飯來我就吃,你拿水來我就喝,我不都在修行嗎?
什麼叫做「修行」?一般人因為不懂,才會說這許多外行話。

提問十六:大師是不是可以給我們這個節目一點祝福或期許?
大師:多倫多佛光山可以說不惜一切地傳教、弘法利生,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這是很難得的。像製作這個節目,我知道你們還要花錢去買播出時段,大家才能聽得到。有人說:「錢可以拿到別處去用啊!大家即使聽到,又對他有什麼幫助?」但是道場總想要散發一點歡喜、真理的種子給大家。世間上無論什麼事情,都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大家發善心,相互幫助、相互發展,這個社會就會在彼此的努力下,成為一個美好的社會、美好的世界。
你們在多倫多,空氣好、社會福利好、人很好、馬路也很寬,不管怎樣的好法,就算是西方極樂世界,物質豐富、風調雨順……要緊的還是心靈上的解脫、心靈上的自在。再怎麼好,如果心不安,天天想我的故鄉、我的家人,這不能痛快啊!不如在這裡很安心、很歡喜、很快樂、很幸福,這是多倫多的人在精神上要重視的,比物質還要重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