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多元的中秋節

 |2020.10.01
3361觀看次
字級

中秋節在國人心目中,是最有歷史意義,富於文學與詩意的節日;一方面可以獲得較豐富的物質供應與家人、親友團聚共守的溫情喜樂,有季節性循環的美感,有綿遠悠長的民族情感,有先人偉大心靈創造的故事與蒼涼。

由於先輩的勤儉奮鬥,生活日漸豐裕;工時縮短,假日增多;都市地區人口密集,空間狹窄,自擁擠緊張生活中舒緩的要求,使人們每當節日,常酒食徵逐,厚禮饋贈,滿足口腹之欲。或如潮湧一般的奔向風景名勝之地,以與人群形體的接近和心靈的疏離取代了對自然的欣賞。

為了使中秋節有豐富意義,非僅不會造成自然環境的負擔,且能成為生命中美好的經驗與甜蜜的回憶,僅提出幾點希望。一是減少垃圾與對環境的破壞。每年中秋佳節家家都準備豐富的食品,親友師長、往來客戶之間的互禮饋贈,包裝、廢棄與殘餘,都成垃圾。更有數百萬人將食物、飲料帶到賞月之處,起火烤肉,幾乎有一半被拋擲草地上。盼大家愛護名山勝水,吃飽就好,不要浪費寶貴的資源,過後別讓清潔人員心痛身疲,與自然生態長時期難以恢復。

二是闔家樂聚享受倫理親情。台灣民眾只要碰到節日假期,就要南北奔馳,不但高鐵、台鐵、客運班班客滿,高速公路像大停車場,鄉鎮道路也擁塞不堪,曾見有小學生在作文「節日活動」開頭便寫「假日很累,團圓就好」,他描述很多家庭的成員,尤其是年輕人長途跋涉返家過節,到家後呼朋喚友,夜遊賞月,留下老年人在家冷清的望著窗外明月。應該提倡的是全家樂聚,或回憶往昔的樂事,或訴說未來的希望,或排解不如意的煩悶,或撫平情感上的創傷,更可以頌讀清秋之詩、明月之章。

三是敦親睦鄰、創造和諧社會。當前的社會生活,人與人的往來雖然頻繁,有形的身體固是摩肩接踵,隱形的心靈卻是疏離孤寂。居住在都市中,即使在同一巷弄,甚至同一樓宇,不知對門是何姓氏,上、下樓電梯間相遇難得打聲招呼。孤獨、陌生、憂慮、恐懼、猜忌、敵意之感油然而生。正好藉中秋的良辰美景,乘機互相認識,建立友誼,兼可獲得「近鄰強似遠親」的互助效用。

既然節日放假,不用去工作,所從事的活動,便是休閒活動。雖然對某些人而言工作非但不覺勞苦,反而有成就感的樂趣,甚至覺得榮耀。但對大多數人來講,只要輕鬆而愉快的過日子。在西洋語文中,休閒一詞本來就有兩種意義,一個便是放鬆、娛樂、安慰的意思;一個是改造、再生,有向前、向上追求再出發、再創造的意思。

從歷史來看,人類之所以能享有愈來愈多的休閒時間,是因為有更好的工作制度、更健全的安全保障、更進步的工具設備、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更完善的教育訓練與不斷的進修制度。休閒時間有了,卻不知做什麼,有些人也會去從事色情、賭博、聚眾鬥毆、戕害身心之類不正當的活動;所以平時就要給予人民良好的教育,充分的資訊,在工作之外,享有社會安全制度的保障,卻除心中常懷的危機之感。盼望政府、企業、團體、學校、家戶個人都能明瞭節日的意義與休閒的功用,及早準備,周詳設計,讓人人可以享有歡樂的假期,兼以促進健康、友愛、團結、互助、無私的美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