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肇隆 獲高雄傑出市民崇德獎

陳玲芳 |2020.09.01
2131觀看次
字級
被譽為「亞洲換肝之父」的陳肇隆(中),日前獲頒高雄市十大傑出市民崇德獎。圖為陳肇隆與十一年前來台換肝的美國畫家母女合影。圖╱陳肇隆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我處事的理念與原則,是追求完美、不以善小而不為、認真做好每件事;我鼓勵年輕世代,在醫療生涯,只要設定目標、聚焦專注,然後鍥而不捨,能把一個目標做好,那就夠了。」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如是說。

被譽為「亞洲換肝之父」的陳肇隆,繼去年五月獲頒「國際肝臟移植醫學會二○一九年終身成就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今年五月,他成功為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父子進行活體換肝手術,七月再率高雄長庚移植團隊,完成第二千例肝臟移植手術;日前再獲頒高雄市十大傑出市民崇德獎,他不改謙遜本色,感謝主辦單位對其開展醫療專業三大主軸「深耕台灣、立足國際、醫援海外」的肯定。

十一年前,五十五歲美國女畫家因感染C型肝炎併發嚴重肝硬化,需換肝才能活命;她兒子經網路查詢,發現台灣高雄長庚肝臟移植團隊,手術存活率比美國當地醫院來得高;因此,她與三十一歲、有心捐肝救母的女兒,一起遠渡重洋,完成美國人來台換肝首例。十一年後,陳肇隆得知女畫家依舊健康作畫並享「含飴弄孫」之樂,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不該藏私

醫療是救人學問

「我期許自己做個有人文關懷、人文底蘊的醫者。」日本漫畫《閃耀吧手術刀》與小說《孤高的手術刀》,十年前改編成電影,去年改編成日劇,主角原型都來自「台灣換肝神醫」陳肇隆。殊不知,四十幾年前他報考住院醫師時,竟然只是「備取」;陳肇隆常用這個例子鼓勵年輕醫師,只要持續耕耘,總有機會闖出一片天。

醫療之於陳肇隆,不只是「事業」,更是終身「志業」;他不只以救人為業,更以救人為樂,矢志堅守醫療崗位,他再三強調醫療是「救人的學問」,不應該「藏私」。「台灣的醫療能有今天,也是因為過去我們有機會到美國、歐洲、日本學習,今天我們可以走出去幫助或讓別人來學習的,就更應該毫無保留地回饋國際社會」。

豎立標竿

歐美日學者朝聖

一九八四年陳肇隆在亞洲開創肝臟移植手術,三十六年來不斷突破與精進,締造多項台灣、亞洲、全球的肝臟移植紀錄,並在活體肝臟移植維持全球最高的存活率。陳肇隆出生、成長、受教育都在高雄,高醫畢業後在台北、林口和基隆長庚醫院工作十七年,之後在高雄長庚豎立肝臟移植最佳手術成果的國際標竿,讓歐洲、美國、日本等外科教授帶著「朝聖」的心情,來到高雄學習。

陳肇隆擔任院長十三年期間,讓高雄長庚從一個地方型的大醫院,轉型成具有國際知名度與競爭力的醫學中心。即便已卸下行政職務,依然專心致力於肝臟移植第一線的醫療與傳承工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