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將結束,大學於九月中旬開學,一些境外生將陸續返台,各大學已積極做好防疫措施,避免造成台灣第二波疫情。
近來台灣疫情稍有升高,主要是境外感染為主,這些確診者,有些是在國外時就有症狀,有些則是返台後於隔離時才有症狀,還好這些確診者都能及時通報醫療機構並立即篩檢,方能避免台灣擴大感染。
台灣境外生將近十三萬人,目前尚有一萬七千多個學生等待入台就學,教育部已表示暫時不開放近五千位陸生入境,但仍有近萬學生是境外生,這些學生有的已在暑假返回居住地,近日就要返台就學。
教育部和衛福部已針對這些境外生建構好防疫措施的相關規定和流程,但如何面對近萬境外生於八月底一起返台,則是一大考驗。目前中央疫情中心已表示對這些境外生居家隔離十四天後,要做全面普篩,確定未感染者才能返校和同學一起上課,但仍是令各學校十分憂心,只做篩選是否足夠,會不會有缺口出現。
據了解,大陸有些學校做法是境外生統一於防疫旅館居家隔離十四天後,返回學校再於防疫宿舍中隔離一至兩周。反觀台灣做法,只有居家隔離十四天為準則,而且不是硬性規定統一於防疫旅館中安置,可由各校自行規畫,並且在隔離十四天後就不再隔離,如此防疫措施,會讓人覺得不安。
從七月底開始,教育部開放第二波境外生返台,每日約有百位境外生回到台灣,無論是安置在防疫旅館或學校防疫宿舍,尚能分散應付這些人數,但隨著開學日逼近,境外生返台人數增多,且本土住宿生也即將入住學校宿舍,校園即將恢復正常生活,若有破口出現,實是台灣無法承受之重。
目前教育部和衛福部所訂定的防疫流程都是紙上作業,並未詳加考量無症狀感染者,或超過十四天的可能感染者,這些缺口在多數境外生一起入境台灣時,有可能發生超乎預期的疫情。如果政府已開始對入境生做全面篩檢,則是否可考慮再加七日校園自主隔離,以一個較安全的隔離天數,避免這些境外生所可能帶來的缺口。
一萬多個境外生在八月底之前一起返台,對台灣校園防疫勢必造成極大壓力,我們豈能不慎重,以更好的準備去防堵任何可能的缺口。
現在高中以下,二千多位境外生已陸續返台,過幾天將會有更多大專境外生返台就學,政府相關單位應和各級學校做好配套措施,對於未檢驗出感染者有更周全且又不會造成他們上課困擾的做法。對於檢驗後有確診學生,則應該予以妥善照顧安心就學,讓他們感受到台灣政府對境外生的愛護。
至於陸生是否要開放來台就學,若政府有一套完善的防疫和檢驗措施可以防範,不該只針對大陸單一地區來設限,讓人覺得過於政治化,而非是從防疫觀點來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