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幽思】木屐喀喀聲已遠(上)

文/詩庵 |2020.06.30
2001觀看次
字級
木屐已轉變為手工藝品。圖/詩庵
木柴鑿鋸出木屐的雛型。圖/詩庵
木屐的雛型刷上油漆。圖/詩庵
用麻繩編成屐耳的木屐。圖/詩庵
各式男女穿用的木屐。圖/詩庵

文/詩庵

腳板下穿著木屐,走起路來「喀─喀─喀─」作響,是很多老一輩人的記憶,也是昔時生活的一部份,但隨著時代型態變遷,塑膠拖鞋的誕生,木屐便逐漸消聲匿跡。

木屐,是漢服足衣的一種,為最古老的足衣之一。據文獻記載,中國人穿木屐的歷史,遠在戰國時代,就已開始有木屐。史書記載,春秋五霸的晉文公,便已經穿著木屐。且在晉朝時,木屐的形式,便已有「男方女圓」的區別。

春秋戰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國外,倍歷艱辛險阻。經過十九年後,重耳返回晉國,成為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在晉文公執政後,按功績對臣子大加封賞,唯獨遺忘介子推。「推亦不言祿,祿亦不及」,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懊悔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接受賞祿封官。但差人去了幾趟,都不見介子推到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

晉文公便令御林軍登上綿山搜索,結果依舊沒有找到。相傳,有人出個主意,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當大火燃起時,介子推必然會自己走出來。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直到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於是,晉文公派兵上山找尋,最後發現介子推母子倆人,抱著一棵大柳樹被火燒死。

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傷心悲痛萬分,哭拜一陣子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臨走時,他砍伐一段燒焦的柳木,帶回宮中令工匠做成一雙木屐,每當穿著木屐時,就說:「悲哉足下」,以表示對介子推的眷念。此後,「足下」一詞,便成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綿山之地,封賜給介子推,改名為「介山」,並在山上建立祠堂,同時,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訂定為「寒食節」,召告曉諭全國。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寒食節」這天,百姓民家不升火做飯,只吃事先準備的食物。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掛在家門上,以召喚他的靈魂,稱之為「推燕」,同時,也將柳條編成頭圈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對他的懷念。

由於木屐確有很大的實用價值,所以,到了兩漢時期,木屐已相當普遍流行,晉、南北朝時代,木屐不但得到廣泛的利用,其製作技術與款式,也不斷得到改善。

一般人認為木屐是日治時代遺留下來的產物,然而,根據《故宮文物》月刊提到,我國最早的木屐,是一九八八年,在浙江省寧波市慈城慈湖原始社會遺址中出土的遺物。共發現木屐兩件,屐板底部無齒,且屐板比足稍大,前端一側略呈圓弧狀,屐板正面平坦。其中一件,背面前半部鑽有四小孔以繫帶,後半部挖鑿一近似長方形的淺凹坑,似為防止行走滑倒之設計;另一件,則在背面兩側對稱鑽有用以繫帶的小孔三對。這二件木屐,距今已有四千多年,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早的木屐。

一九八四年六月,在安徽省馬鞍山市郊發掘的三國東吳名將朱然及其妻妾合葬墓內,出土大批珍貴文物,尤其是漆木屐。

漢晉隋唐時期,木屐是十分流行的普遍服飾,而貴族階層所穿的木屐,製作更是豪華。漢代漢女出嫁時,會穿上彩色繫帶的木屐。後漢書《五行志》曾記載:「延熹中京都長者皆著木屐,婦女始嫁,作漆畫屐,五采為繫。」如此看來,朱然墓所出土高齒漆木屐,孔眼較細,顯屬其妻妾隨葬品,當年應有五采繫,裝飾豪華自不待言。由此可知,木屐可謂是道道地地的中國文物,且歷史已有四千多年之久,到了唐朝,由日本來中國的留學生帶回日本,從而影響日本。(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