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配冷飲NG 中醫教你保脾胃

邱榆蕙 |2020.06.25
1009觀看次
字級

【記者邱榆蕙新北報導】自吹起養生風,端午節粽子也趨向五花八門,十穀粽、小米粽、藜麥粽紛紛出爐,許多人以為比傳統糯米粽更健康,一次吃下好幾顆,加上端午逢熱暑節氣,快飲冰涼水,不只是消化不良、脹氣,還會元氣大傷。新北市新店耕莘醫院中醫師許禎育分享幾招保脾胃的方法,讓民眾端午節也能享受美食不傷身。

許禎育表示,在中醫的觀點,胃腸道是生命之源,關乎一個人的力氣、精神和健康,脾胃為「氣血化生之源」,也是後天之本,然而人們經常忽略胃腸運作也是需要能量的,吃太多或難消化的食物,身體必須耗掉很多元氣,若是本身腸道蠕動力差,更會面臨消化不良、脹氣、腹痛,就是中醫所說的食積。

她分享,台灣有分北部粽、南部粽,北部是生米炊熟,顆粒分明,南部則用水煮粽,整體較溼軟,以形體來說,後者較好消化,但是並非所有理論一體適用,像她在南部工作時,看到許多當地人習慣一大早吃鹹粿,這可能與務農與氣候酷熱有關。

細嚼慢嚥

吃7分飽就好

近年來流行養生粽,除了早期常見的配料,十穀、藜麥、黑米、山藥、薑黃等也成為食材,似乎加入愈多種愈營養。許禎育提到,吃太多或是相生相剋的食物組合都不好,還是要把握兩大原則,細嚼慢嚥與七分飽。

這兩點每個人的感受卻不同,許禎育解釋,細嚼慢嚥和食物烹飪手法有很大的關係,食物熟透程度,影響咀嚼次數多寡,重點並非次數,而是吞嚥時,感覺不會太硬或很難吞,即能稱得上是細嚼慢嚥。

「如果你吃太快,就感覺不到『飽』這件事。」許禎育說,吃飽是一種學問,也仰賴個人感覺判斷,前提是必須細嚼慢嚥,才能感受身體的訊息,比如身體餓,看到食物會有想嘗試的感覺,假如已經飽了,吃飯的速度會逐漸變慢。

若不小心吃太多粽子,可食用保和丸、山楂餅或幾顆醃梅緊急處理;反之,若食不下嚥,可以「香」提味,利用佛手柑、橘子等柑橘類的皮泡水飲用,幫助提振食欲。

大量出汗

小口含飲冰水

端午值暑氣旺盛之際,也是大量出汗的季節,此時,若習慣快飲冰涼水的人,身體會如同一個被冷空氣包圍的熱帶沼澤,又溼又黏,易形成痰溼,舌苔呈現白色黏稠,身體易疲倦,食之無味,因而長期飲用冰水,腸胃道性質趨寒。

許禎育建議,人體天生的熱度感測器是嘴唇,嘴唇覺得冰涼的飲食,小口含飲用,或是等待一會兒再食用。

許禎育表示,這些看似簡單,卻是在熱天脾胃保養的撇步,她提到近年美國知名腸胃科醫生艾莫隆.邁爾研究發現體內有「腦腸菌軸」,研究中推測巴金森氏症的成因竟與腸道的變異性蛋白有關,與中醫《黃帝內經》所說「陽明經入絡腦」不謀而合,指出胃與腦是有一定關連性,因此維持保養腸胃道的狀態良好,不容忽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