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差暴飲暴食 當心更憂鬱

 |2020.06.25
90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肚子餓令人不開心,但大吃美食能讓心情變好嗎?站在腦科學的觀點來看,如果常餓過頭,再利用大吃大喝來安慰自己的壞心情,只會塑造出一個更憂鬱的大腦。精神科醫師提醒,血糖過低會導致呼吸心跳加快、精神緊繃、睡眠障礙,這時如果吃下大量精緻澱粉或糖,血糖和胰島素會在短時間內大起大落,倦怠和低落感會更強烈。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詹佳真表示,有研究發現,當實驗鼠血糖驟降的時候,與壓力有關的內分泌激素濃度都會增加,行為變得比較遲鈍,之後還會自動避開經歷低血糖時所處的空間,證實了飲食習慣和情緒、壓力是息息相關的,低血糖引起壓力和憂鬱等不良情緒。

詹佳真指出,哺乳類動物對於壓力的反應,主要是透過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的內分泌系統來進行調控,這個調控中樞簡稱為「壓力反應軸線」。現有的證據顯示,當血糖過低,會引起呼吸心跳加快、精神緊繃、睡眠障礙等反應,科學家推測是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異常所致。

如果人的飲食時間經常很不規律,餐與餐之間的間隔太久,常讓自己在用餐前血糖降到很低,壓力反應軸線就會處於被活化狀態,讓人容易沮喪憂鬱。久而久之,壓力反應軸線的敏感度會增強,於是人就變得更加憂鬱、情緒化,或是因為憂鬱的情緒,人也易怒。

這時候,如果人們選擇用暴飲暴食來安慰自己,短時間內或許會因為血糖大量提升而感到快樂,但這種喜悅是很短暫的。因為血糖飆升之後,血糖和胰島素會很快的大起大落,會讓壓力反應軸線活化,所以吃的當下雖然很幸福,但沒過多久,憂鬱倦怠的感覺就來了。

詹佳真提醒,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心情穩定的要素,建議應避免餓過頭,也不要用大吃大喝來犒賞自己,應維持正常時間吃飯,不要習慣吃升糖指數高的精緻澱粉和糖類、含糖飲料,多選擇吃原形、高纖、高蛋白的食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