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4】隨堂開示錄 180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26 看見夢想的力量 4-4

星雲大師 |2020.06.19
2208觀看次
字級
2014年10月22日,星雲大師前往大陸廣西人民大會堂講演「看見夢想的力量─從禪門公案說起」,大師雙手合十,說明小拇指拜佛最靠近佛陀。現場座無虛席。圖/人間社記者林洛瀅
2014年10月22日,星雲大師前往大陸廣西人民大會堂講演「看見夢想的力量─從禪門公案說起」,大師雙手合十,說明小拇指拜佛最靠近佛陀。現場座無虛席。圖/人間社記者林洛瀅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26

看見夢想的力量 4-4


時間:2013年9月15日「第二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覺堂
時間:2013年10月19日北京國家圖書館專題講演     地點: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
時間:2014年4月19日「鎮江公益講座」            地點:江蘇鎮江體育會展中心


第九、慈航大師
台灣肉身不壞的慈航大師是福建人,十七歲出家,在年輕的時候,就立志追隨太虛大師,寫下了「以師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的座右銘。後來他到台灣,應中壢圓光寺方丈妙果老和尚的邀請,主持佛學院的院務。
我還沒到台灣時,就知道慈航法師在台灣,當時國民政府大肆逮捕大陸僧青年,慈航法師喊出「搶救僧寶」的口號,挽救了許多台灣僧青年的的慧命。我到台灣的時候,他的身邊已有許多學生,我和他同處多時,論交情、私誼都很好,承蒙他不把我當晚輩,都稱我「小老弟」。不過,他也是沒有活到六十歲就圓寂了。
慈航法師五十歲的時候,住在台北汐止這個地方,有一位老師跟我講,慈航活不過六十歲的。我心裡想:「老師,你怎麼可以詛咒人家呢?」他說:「慈航現在到了汐止,『汐止』二字的意思,就是潮水沒有了,慈航到了沒有水的地方,能不死嗎?」後來果真應了他的話,慈航法師在汐止圓寂了,不過,他的肉身不壞,也說明了佛教修鍊的功夫。
慈航法師的慈悲、正直,都是我們所景仰的境界。他有一首遺偈,我們請慈惠法師念一下。

奉勸一切徒眾,時時反省為要。
每日動念行為,檢點功過多少。 
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
如果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法性本來空寂,因果絲毫不少。
自作還是自受,誰也替你不了。 
空花水月道場,處處時時建好。
望爾廣結善緣,自度度他宜早。

這是慈航法師的囑咐,一直到今天,我們讀了還是感覺這真是一位良師益友,給了我們好多的訓示。「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試問,我們的心安了嗎?如果你自己覺得對人、對事、對國家、對社會,心裡都很平安、無慚愧,那麼到哪裡都是一樣;只要自己心安,大陸也好、台灣也好、出家也好、在家也好、老也好、小也好,不管怎麼樣都能隨遇而安。
「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這個世間上,如果還有一個人沒有得度,我們都要精進,不可以放下。我覺得慈航法師的夢想也是一樣,要由我們現在的佛弟子,大家共同來幫他完成。
慈航法師曾經跟隨太虛大師到印度學過佛法,他在南洋創建很多的學校、寺廟,並且編輯《人間佛教》雜誌;後來到台灣來辦佛學院,也曾經被政府逮捕,坐了一百二十幾天的牢獄。他在牢獄裡打佛七念佛,不過,我也是因為他的關係,坐了二十幾天的牢獄。這許多苦不重要,困難也不重要,甚至羞辱也不重要,因為這都是一種教育,都是讓我們成長的資糧,增加我們奮鬥的力量。所以佛法裡說的四聖諦「苦集滅道」,苦,對我們是很好的朋友,它教育我們,提升我們,讓我們有所奮發。雖然慈航法師的夢想沒有太多的實現,不過沒有關係,後繼者一定有人為他實現。

第十、印度阿育王
印度的阿育王對於我們中國的關係重大。阿育王是在佛陀入滅以後,大概兩百年左右才出生,信仰佛教之後,廣為弘揚佛法。他發願到各處建了八萬四千寶塔,影響今天中國大陸有那麼多寶塔、古物出土。不久前,我曾經到江蘇連雲港,那裡就有一座阿育王塔,至今還存在。
歷史也不辜負他,現在全世界都豎立有阿育王石柱,並且以它做為佛教的標誌。在我們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有一座宜興市政府幫忙建設的地標,就是阿育王石柱,特別具有歷史意義,代表阿育王致力弘揚佛法不朽的精神。
阿育王派遣許多佈教師到各地弘法,也讓自己的兒女出家,開啟了斯里蘭卡的佛教。對於這麼一位對中華文化有無遠弗屆影響的國王,我們今天的中國人不能忘記。
阿育王跟秦始皇生長在同一個時代,他也跟秦始皇統一中國一樣統一了印度,但有別於秦始皇,阿育王勤政愛民,奉行佛法。歷史的記載,他最初宣示主權時,儘管那許多人民扶老攜幼來迎接他,但從他們的眼睛裡看到的,不是心悅誠服。阿育王感嘆的說:「我沒有征服到他們的心。」後來他改變政策,愛護人民、弘揚佛法,做慈善、修道路,後來再去巡視時,那些父老幼童們就真的是打從心裡尊崇他了。
慈悲可以征服一切,所以阿育王講了兩句名言:「力的征服,不是真的勝利,法的勝利,才是真的勝利。」我們今天各位佛子,無論是建寺廟、做什麼功德,都還只是表相上的修行,我們要真心弘揚佛法,讓佛法真正進入到我們的心裡。

我的夢想
最後我要講星雲的夢。我這一生做多少夢自己也記不清,有的時候也會做噩夢,不過我不太計較。現在的夢想還是要實際一點,我用十六個字代表:「中華團結,萬家生佛,社會和諧,人民安樂。」
中華民族有五十多個民族,國土很大,我走過幾十個國家,看到全世界沒有一個民族像中華民族這樣遍及全球,可以說「有太陽照到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海水流到的地方,就有中國人」。過去,我們被譏諷為「東亞病夫」,但現在不一樣了,大家更應該團結起來,不分彼此,倡導文化,讓人民認識國家、幫助社會。
過去孫中山先生說過「以平等待我之民族」,中華民族在平等之下,大家團結一致,那就「萬家生佛」,一個輝煌的中國會產生。
特別是人間佛教從山林走向社會,從寺廟走入家庭,從談玄說妙走向服務實踐,它可以輔助政治,幫助社會安定人心、建立次序、道德重整,會達到「社會和諧」。
和諧,不是叫大家做一樣的事、同住一起,這不叫社會和諧。就好像一道菜,味道調和,就很好吃,一件衣服,顏色和諧,就會好看;又如我們的腸胃五臟,如果和諧就沒有毛病;我們眼耳鼻舌身同在一起,各自發揮作用,它們彼此合作,要看就看,要聽就聽,要說就說,眼睛不會罵鼻子,鼻子不會罵嘴巴,自由發揮功能;又好比一個合唱團,有二部合唱、有四部合唱,高音、低調很好聽,為什麼?因為和諧。跳舞的時候,要伸手、要伸腿,看起來好像亂七八糟,其實不是,手舞足蹈也很和諧。
所以,我們的社會要提升淨化、中華民族要團結和諧,和諧以後人民幸福安樂,這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夢。人人心裡沒有恐怖,大家都活得很喜歡、很自在,這就是星雲的夢,希望能實現。(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