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4】隨堂開示錄 161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21 禪文化與人生 5-1

星雲大師 |2020.05.25
2172觀看次
字級
2011年4月2日,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邀請大師以「禪文化與人生」為題,為北京大學師生講演。圖/佛光山提供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21

禪文化與人生 5-1


獲頒北京大學名譽教授學位暨講座
時間:2011年4月2日
地點:北京大學校長辦公樓大禮堂


周(其鳳)校長、林校長、各位嘉賓、各位同學,大家下午好。
到北京大學做這一場講演,對我來說是很謹慎的。因為我今年快九十歲的人生,出生在北京大學領導的五四運動以後。我從小雖然沒有讀過書、見過學校,都在寺院裡面,卻也很幸運地,和大陸各大學,如北京大學有接觸。二十幾年前,我就曾經到北京大學講演過一次,那時候是一九八九年。
這一次來,在我旁邊的人,都很替我緊張,跟我說:「你去北京大學講演,那個講堂是美國柯林頓講過的地方,是俄羅斯普京講過的地方,是非洲曼德拉講過的地方……」我在想,我有條件嗎?但是承蒙周校長、林校長、各位先生看得起,容我在這裡放肆。不過你說有壓力嗎?在佛教裡有一個字叫「禪」,禪是安心、安頓身心的,禪是很開放的,禪是沒有壓力的,所以禪對我們很重要。
那麼你會說,禪是屬於佛教的,沒有信仰佛教的人要如何安心呢?在我幾十年的出家生活中,生活清淡,物資貧乏,對禪也有一番體會,不過我今天要告訴各位的是,禪,不是佛教的,禪是我們大家的,禪就是我們的心。
每個人都有心,你有了禪,你的心、你的生活,都會很安然、自在。當初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起一朵花,大家都看不懂,只有在座的一位弟子大迦葉阿羅漢,他站起來微微一笑,這一笑,與佛陀心靈相印,於是釋迦牟尼佛對他說:「我有一個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不立語言文字,也不假思惟,直指人心,這個法門就叫做『禪』,我傳授給你。」
所以,禪不在於言說,而在於印心。禪也不是一個東西,比如說,我們在客廳裡放一盆花,客廳的氣氛就不一樣了,禪是什麼?禪就是客廳裡的那盆花。又像我們吃飯菜,加一點鹽巴、味素,飯菜就有不一樣的風味,禪是什麼?就是那點鹽、那點味素,它可以增加美味。禪是什麼?就好像女士們的一點花粉、一點胭脂,更增加美麗、嫵媚。生活中有了禪,能給我們安定身心,給我們開通智慧,給我們能大能小,給我們能有能無,給我們人生能進能退。人總希望自己的功力增加、昇華,而禪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幫助。
禪,雖然人人都有,但是表現卻各有巧妙不同,禪講的是靈巧。有這麼一個故事:
城裡有兩個寺廟,東邊的叫東大寺,西邊的叫西大寺,寺廟裡規定每天要派一個沙彌到市場去買菜。
有一天,東邊的沙彌和西邊的沙彌在路上遇到了,東邊寺廟的沙彌靈巧差、禪的悟道不夠,就問西邊寺廟的沙彌說:「喂,你今天到哪裡去啊?」西寺的沙彌說:「風吹到哪裡,就到哪裡啊!」語中帶著禪味。
可是東寺的沙彌不懂,話也接不下去了,就回去報告師父,他今天跟西寺沙彌的對話。
師父責怪他說:「你好笨啊!他跟你說『風吹到哪裡,就到哪裡。』你可以再問他:『假如沒有風,你要到哪裡去呢?』」沙彌聽了:「哦!懂了!」
第二天,兩個沙彌又在路上遇到了,東寺沙彌又問西寺沙彌:「喂,你今天要到哪裡去啊?」西寺沙彌回答說:「腳走到哪裡,就到哪裡去。」哎喲,話題變了!不知道下面再怎麼問下去了,就回去告訴師父。師父說:「哎呀!你好笨啊!你要再問他:『腳不走,你要到哪裡去?』」沙彌說:「哦,懂了,懂了。」
隔天,又到了買菜的時間,兩個沙彌在路上遇到了,東寺沙彌心想這次不會再語塞了,就問西寺沙彌說:「你今天到哪裡去呢?」沒想到西寺沙彌爽快地說:「我到市場買菜啊!」就往市場走去,留下目瞪口呆的東寺沙彌。
今天也有人問我:「你今天到哪裡去?」我說:「到北京大學講演。」(大眾笑)
禪是靈巧,禪是智慧,禪是我們內心對於問題各個方面的認識。我記得在二十年前,也在這裡講過一個南泉禪師的故事。
唐代宣州刺史陸亙大夫是一個對禪門有心、有下功夫的人,有一天陸亙大夫向南泉禪師問道:「過去有人養了一隻鵝,鵝是在小時候放進瓶子的,現在長大了,出不來,請問禪師,有什麼辦法不把瓶子打壞,而能讓鵝出來呢?」
南泉禪師一聽,他大聲喚道:「陸亙!」聽到禪師叫他的名字,他馬上回應:「喔。」南泉禪師說:「這不就出來了嗎?」意思是你要這個瓶子的束縛幹什麼呢?外面的世界海闊天空,很自由,為什麼還要自己找束縛呢?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有人問:烏龜很奇怪,牠的外面是骨頭,裡面是肉,可是世間上所有的動物都是皮在外面,骨頭在裡面,這是什麼道理啊?會這麼問,就是不夠圓融,把所有的問題都二分法,像裡外、大小、好壞、善惡等,這個世間上有了對立,就會產生很多的問題。
一位秀才和一個禪師要過河,到對岸去辦事,船夫把船推到水裡給大家上船,可是人太多擠不上去,秀才和禪師就等第二班。船走了以後,沙灘上留下很多的小魚、小螃蟹被壓死了,秀才就問禪師:「禪師,您看,死了這麼多的小魚、小蝦,這是船夫的罪過,還是乘客的罪過?」
你們各位想想,要怎麼回答?
這位禪師就回答說:「秀才啊,是你的罪過。」
秀才生氣說:「這關我什麼事?怎麼說是我的罪過?」禪師說:「誰要你多管閒事。」
確實是這樣的,很多事情都因為人多管閒事,於是惹來一堆的煩惱。
所以禪門裡有很多公案,就是給你一個簡單、直截了當的答案,禪是直下承擔的,是不可說的,讓你從中作另一番思考。等到慢慢入門以後,就能從中看到次第,樹立禪法。
唐朝青原禪師說:「沒有參禪之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禪以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悟道以後,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他把禪分為這三個階段,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心中沒有禪的時候,依這個世間的事相上來說,只知道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參禪以後,就像從科學家的角度來看,山是個假名,它裡頭是由砂石聚集而成,山裡面有水、有河,在顯微鏡下看,水裡面還有好多生物元素,所以山不是山,水也不是水。
有了禪,再來看世間就不是一般的世間。當你悟道了以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為什麼?因為悟道了以後,出世法不會破壞世間法,禪就在生活中,在現世裡面,不是說破壞了什麼、打倒了什麼而立禪立道,一切隨緣、隨分,它就是這麼一回事,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無二無別,清楚明白,本來如此,這是心境。隨著禪心不同,境界也會有所演變。(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