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 會客室】 老師,就是精神上的家人

文/陳復(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2020.05.18
1366觀看次
字級

文/陳復(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當我們說到家人時,一般會從血緣來指認誰是你的家人。只不過由於社會高度分工,每個人都忙著自己關注的事情,回到家後,繼續各看各的電視或手機,往往讓家人之間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這不單指忙碌的現代人,甚至對具有傳統意識的讀書人而言,「家人」這一概念還有完全不同的意義,從精神層面來說,可能就是老師或學生。

有血緣的家人,不見得能了解你的學問,但老師就是傳授你學問的人,而你則會將學問傳授給學生,師生間形成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牽繫,不只心靈休戚與共,甚至有著「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的同頻共振感。你們相互關懷,彼此聊慰探索學問過程中的寂寞,這種理解的深度與高度,即使有血緣的家人也很難望其項背。

還記得童年時我就很喜歡閱讀文史哲類的書籍,固然帶給我極大的精神自由與生活樂趣,卻同樣讓我有點出離於現實,不太知道未來可以做些什麼。高中時,遇見了我的導師陳正茂先生,他畢業於輔大中文系,接著去念政大歷史研究所,每天聽他講歷史、臧否人物,講到酣暢淋漓處甚至聲淚俱下,下課後向他請教問題,也會非常積極熱情地回應,讓我突然發覺:「原來,探索文史議題竟可成為一件工作!」

這話說來荒謬,我怎麼會不知道呢?但在遇見正茂老師前,我就是沒有意識到這個事實。因為他把文史掌故講得如此生動活潑,激發了我「有為者亦若是」的想法,對未來有了明確聚焦,希望能專門研究文史議題,日後在高等教育殿堂裡從事相關工作。

後來,正茂老師到台北城市科技大學任教,我則考取東吳中文系,之後就讀清大歷史研究所,不只跟正茂老師踏上同樣的道路,過程中也常到他家中探討文史議題。正茂老師不但常請我吃飯,離開前也總會送我幾本書,這種關懷與引導,使我逐漸明白了老師的心情:那是種基於相同興趣,愛屋及烏所產生的關懷,以及一種讓這門學問繼續傳播下去的使命感。

後面幾年光景,我因浮沉於人事,不像過去那樣頻繁地跟正茂老師聯繫,但再見面時卻發現,隨著歲月漸增,老師少了青年時期的銳利,卻更添如父般的慈愛。他總會提醒我,不要只顧著學校的行政工作,更要沉潛下來認真寫幾本重要著作傳世,讓我感受到,師生關係其實就是另一種家人關係。

對比於今日絕大多數的師生關係,學生自己不肯學就罷矣,還會以顧客對待商販的心態,如評論商品般質問老師的學問品質,使得師生關係異常緊張,彼此心理產生防衛機制,老師已不容易對學生付出更多熱情,正常狀態就是把技術性的知識講授完畢,至於老師的人格或身教,學生無從知曉也根本不在意。這讓我不禁反思:究竟還有什麼深刻的學問,能夠獲得傳承呢?

正茂老師與我相識於解嚴前,至今依然維繫著濃厚且真摯的師生情誼,常在茶餘飯後認真探討文史哲相關議題。我們的情誼或許無法複製到當下的時空,但在彼此的記憶中,卻有如溫煦的陽光般永存不滅。

5月18日星期一早上8:15—9:00,陳復主任將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行動家」節目「幸福心理會客室」,邀請台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系教授陳正茂暢談如何從事文史研究,歡迎收聽FM101.7。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