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歸仁基地發生一樁老鼠會式詐騙案,由一名曾在基地擔任保全員的男子牽頭,以低投資、高報酬、可領到豐厚利息為餌,吸收官士兵加入所謂的理財行列。牽頭男子今年初失聯,按月出資的軍人本利皆空,既失財又懊惱。全案經軍警調查,已有士官被移送法辦及遭汰除。
發生在國軍部隊的類似詐騙案並非實施志願役以後才有,三十年前就有表面看似投資糾紛,實為不肖重利集團精心設局,勾引收入穩定,又長年身處部隊、鮮少聽聞半下流社會伎倆的職業軍人,墮入財務陷阱。他們的話術是理財、開創第二人生、為退役後生活打算;手段是美女牌、學長牌、冠名總經理或董事長、招待吃喝玩樂等。
曾有四年制官校畢業的尉級軍官,被高利貸集團鎖定,招待喝花酒,介紹女伴陪侍;稱兄道弟後還進行家訪,向對方親長示好,滿口伯父伯母地灌迷湯。接著就慫恿當事人向同袍、親友募資放款分高利,當部隊接獲檢舉調查時,不肖業者保證退役可來公司上班,不怕沒工作。重利集團如此下本錢,是看準被害人已在台北市精華區買房置產;所以敲骨吸髓到連房產也盤剝到手,再一腳踢開受害的青年軍官。
多年來這類用偽善面孔誘陷職業軍人的案例從未截止,主因是當事人自願投資,出事後多怪自己傻,怨不得別人;或為顏面而忍氣吞聲;或遭暴力威脅而未便興訟。加上軍中處理軍民財務糾紛,多採汰除被誘同袍辦法以息事寧人,並未深入調查曲直原由,也未採取法律行動,致不肖集團屢以直銷或投資為名,行詐騙之實;且不斷找上職業軍人,所衍生詐欺疑案層出不窮。
這次陸軍航特部官兵遭誘失金案,國防部長嚴德發在立法院專案報告時表示,並無黑幫介入問題。黑幫確實另有生財之道,較少觸及偷、騙個體戶等勾當;可是用詐術誘惑官兵投資,捲款匿蹤,一如電信詐騙集團都屬團夥作業,與黑幫之組織犯罪路數相近。墮入陷阱軍人,難敵組織犯罪集團,一生事業常毀於一旦。
台灣承平逾半世紀,國軍部隊久訓無戰,中高層職缺少,投身軍旅者未必都能一展所長,中年退伍後,若無專長,另覓新職不易;帶兵等指揮職人員,尤其擔心與民間社會脫節。上世紀中葉台海有戰事,政府重視軍隊士氣,軍人離退轉業,參加公職考試可加分,軍轉警,或至地方政府任里幹事,或到國營事業上班,有穩當退路。
解除戒嚴後,軍職轉公職辦法一再修改,上校以上軍官可通過特考轉赴指定部門任公務員;低階軍士官兵就必須與一般文學校畢業生同比參加高普考、地方特考,獲錄取才能轉任公務員。軍人離開行伍二次就業的退路,比起戰時有很多侷限;保障軍人退休生活的退撫制度又遭更改,現職者豈會不擔心未來政府再撕毀承諾。
時局既如此,已難苛責在職軍人之亟思理財為稻粱謀。政府對不肖集團鎖定職業軍人,陰謀設局吸金等勾當,必須撥亂反治。憲法本就保障人民的法益,軍人也有受民刑法保護生活利益的權利;司法對軍人遭誘引失財案,應周詳調查,正本清源。國軍部隊宜加強案例宣導,羅列過往發生的重利陷阱、多層次傳銷騙術,引導官兵趨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