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灣形象的提升和警惕

 |2020.04.13
1812觀看次
字級

世界衛生組織祕書長譚德塞日前在回應美國川普總統的批評時,話題轉向台灣,責問這三個月來網路和媒體對他個人的抹黑和種族歧視。三個月間,台灣在國際社群中的能見度提升,如何轉化為有利的長期效應,則有賴執政者的智慧。

新冠病毒對全球化的巨大衝擊和可能的後續影響,季辛吉即謂,新冠病毒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

目前事關台灣且可看到的最大變量,正是持續的中美較量,非僅經貿戰、科技戰或汙名化的口水仗可以概括。近三、四十年來中美較量的消長,非涉及兩岸的一中原則所能概括,是以台灣不論是否涉及網軍霸凌譚德塞,或能否於世界格局變遷當中尋得著力點,所能扮演的角色為何,而是從來就身在其中,於長短期階段也是福禍難料。台灣處於能見度和形象皆見提升的當下,更須警惕政策更張的兵棋推演和不虞而至的黑天鵝。

台灣會捲入川普和譚德塞的口水仗,看似無辜也絕非偶然,排除來自海外的網路連署要求譚德塞下台,媒體對譚德塞也有不少人身抨擊;至於官方及時回嗆譚德塞的底氣,還在防疫有成和口罩外交,於台美關係更可藉由台美共同防疫更加緊密,除了簽有「台美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且可看到台灣正向美國源源供應口罩。在策略上正好藉力使力擴大媒體議題設定的新聞效應。網紅募資要到《紐約時報》刊登廣告,訴求為「Who can help? Taiwan.」,正是顯例。

蔡英文總統說:「Taiwan Can Help,而且Taiwan is helping。」這是正面訴求,目標則在重返世衛,樂得藉此開闢新的戰場刷存在感,且可擴大國際間的台灣議題,發揮新聞聚熱效應的同時,中美正在上演的防疫軟實力之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從長期效應觀察,兩岸關係特別是經貿關係又豈能免於衝擊。

當歐美仍在力抗病毒之際,相較譚德塞口水風波,日前武漢解封傳達的訊息就不僅止於解封而已。西方因疫情而反省全球化的同時,此前即關切是否存在體制差異和高下之爭,以及中國在國際組織中更具主導性的發言權。日裔美籍學者法蘭西斯.福山即言,「在疫情面前,以往對於政治體制簡單的二分法民主或集權已經不適用了,而在治理能力和信任」。

新冠病毒對當前世界格局的衝擊,當然有長短期效應,其間的勝負成敗不僅會反映在全球化的反省,更多的是內向的,其於社會經濟及政治體制和人性價值觀的衝擊,推動歷史運轉的樞軸也正同步位移,所形成的風暴,可能先淘空根基不穩的既有建構和體制,不論核心與邊緣,兩岸和美國都不可能例外。

應對疫情,台灣的能見度和形象的確已見提升,自我感覺良好者居多,而西方媒體同步看到新加坡、南韓也優於歐美,體制各有不同,或來自東亞和中華文化的共同基底。面對疫情之後的變局和可能的動蕩,非但防毒要保持社交距離,國際間亦然。不僅是現實面的經濟紓困而已,在世界格局的重組和未來,決策者必須以理性、智慧、廣闊的視野,做出未來在世局重組時,獲得可長可久的安身立命之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