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雲龍在敦格鐵路當金山隧道內巡查。 圖/新華社
獨雲龍在敦煌鐵路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查看敦格鐵路項目圖紙。 圖/新華社
文/記者文靜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位於甘肅、青海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交界處。縣城以南五十多公里,矗立著海拔約三千八百公尺的當金山,這裡被稱為人跡罕至、飛鳥不駐之地。隨著肅北至馬海區段通車,敦煌鐵路全線開始運營,從常年積雪的當金山一穿而過。
火車以每小時一百二十公里的速度穿過只需十分鐘,興建的人卻為此駐守這片「無人區」六年多,在當金山挖通一條二十點一公里的隧道,敦煌鐵路得以順利通車。
今年四十九歲的獨雲龍就是其中的一員。一九九二年,獨雲龍從西南交通大學地下工程與隧道專業畢業,在蘭州鐵路局定西工務段從事線路維修和運營保障工作。
說服家人隻身赴任
二○一三年,敦煌鐵路甘肅段正式開工。獨雲龍因為專業對口、能力突出,被抽調到敦煌鐵路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鐵路控制性工程當金山隧道。
「要去離家一千五百多公里的阿克塞縣工作,家人並不贊同。」獨雲龍說,但是想到自己的專業能有用武之地,他說服家人,隻身趕赴阿克塞。
二○一三年七月,獨雲龍第一次來到當金山。「七月初的天氣,埡口處竟然飄起了雪。」回想起和當金山的第一次會面,仍歷歷在目。
當金山年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冰雪期長達九個月,且常年大風不斷,植被稀疏,含氧量比青藏鐵路還低。沙穿牙縫、風鑽鼻孔,颳起大風時,人直不起身。
除了艱苦的工作環境,就是艱巨的工作任務。當金山是敦煌鐵路的必經之地,通隧道是整個鐵路的控制性工程。
作為隧道主管工程師,獨雲龍負責組織設計、施工、研究施工方案,管理現場技術和安全質量。剛開始,由於施工經歷少,對地質狀況判斷不準,他遭遇了「水土不服」。
於是,他住到現場工地,與施工隊同吃同住,起早貪黑,整日研究山體地質,鑽研施工方案。海拔三千二百公尺的工地,經常狂風大作。「風吹得整排房子呼呼作響,晚上根本睡不著。」他說。
想堅持到工程結束
二○一五年初春,一個多月沒回家的獨雲龍收拾行李準備回家。剛到達敦煌火車站,他接到工地電話,隧道施工處發生落石塌方。當天下著小雨,一路大霧,能見度極低。平常兩個多小時的車程,獨雲龍走了近六個小時。
凌晨,他到達現場,開始處理塌方,一直到中午才休息。
二○一六年,獨雲龍被診斷出左心房增大、血紅細胞偏高等高原症狀,醫生反覆強調,他應避免去高寒地區,家人也勸他調整工作單位。他卻捨不得離開,想堅持到工程結束。
二○一六年十二月,施工隊遇上了大難題——深度八百二十五公尺的活動性斷層。岩層極易風化,一接觸空氣,岩石變成粉狀,造成坍塌。
那段時間,獨雲龍茶飯不思,整天苦思冥想。通過一個多月的摸索,他和同事們終於拿出了一套有效方案。二○一七年八月,順利穿越活動性斷層。
「每完成一項階段性任務,每打通一個難關,都讓我很有成就感。」獨雲龍說。
六年多的時間,施工團隊共打通十個斷層,最深處達三公里。二○一八年八月,當金山隧道全面竣工。如今,隧道已完成各項建設和測試任務,正式投入使用。
初來時頭髮烏黑的獨雲龍,如今滿頭白髮,身形瘦削,「扎根高寒地區六年多,對我來說是一次特別的人生旅行。」獨雲龍說,他將繼續駐守河西,參與酒泉至額濟納鐵路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