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救助保護專家】高如意守護天鵝溫馨的家 文/記者雒應良 |2020.04.12 語音朗讀 199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高如意在黃河溼地觀察白天鵝動向。圖/新華社 高如意在黃河溼地觀察白天鵝動向。圖/新華社 傍晚時分,中國大陸河南省三門峽黃河溼地春寒料峭,喧鬧了一天的各種鳥兒漸趨平靜。但位於黃河岸邊的天鵝湖卻異常繁忙,最後一批約三百隻左右的白天鵝正依次分批遷徙北飛。 圖/新華社 秋天,天鵝會帶領幼鳥返回三門峽。圖/新華社白天鵝在三門峽黃河溼地棲息。圖/新華社高如意(右)在救助站觀察救助受傷的白天鵝。圖/新華社 文/記者雒應良傍晚時分,中國大陸河南省三門峽黃河溼地春寒料峭,喧鬧了一天的各種鳥兒漸趨平靜。但位於黃河岸邊的天鵝湖卻異常繁忙,最後一批約三百隻左右的白天鵝正依次分批遷徙北飛。看著一批又一批白天鵝在寬闊的水面上跑步、滑翔、起飛、扶搖直衝雲天開始漫漫征途,高如意悵然若失。多年來,作為動物救助保護專家和動物救助站站長,儘管已習慣於白天鵝這種年復一年的季節性遷徙,但每一次的南飛回歸、北飛遷徙都要引起高如意感情上的陣陣波動。「從二月十一日第一批遷徙開始,算來各批次現在應該先後到了巴彥淖爾、包頭、鄂爾多斯、榆林、延安、河津等地。在當地尋找食物補充體力,然後飛越連綿起伏的陰山,到蒙古國中部或西部繁殖地。」高如意若有所思,掐指算著白天鵝的遷徙行程。「牠們在遷徙途中要飛越高山、河谷、沙漠、戈壁等惡劣的地理環境,有時還會面臨被捕獵的風險……」抑或是失落和牽掛,話語間,高如意五味雜陳。他和這些白色精靈每年都有五個月左右的相處時間,其中沉澱了太多的情感和收穫。傷心和暖心的故事一九八三年夏天,學獸醫專業的高如意從大學畢業後,先後到河南省陝縣獸醫院、三門峽市人民公園動物園,從事野生動物飼養管理和野生動物救護治療。那個時候,與其他專業相比,學獸醫專業的人還缺乏自信,工作也不算光鮮。但既然選擇了這門專業,高如意也就順其自然,上班工作,拿工資吃飯。但兩次救助白天鵝的故事使高如意受到了教育和警醒。一九八八年元旦早晨,天寒地凍。幾聲刺耳的槍聲,打破了黃河岸邊冬日的寧靜,一場慘無人道的殺戮正在進行,有兩個人用兩枝半自動步槍襲擊了白天鵝。隨著陣陣淒慘的叫聲和縷縷嗆鼻的火藥味,四隻白天鵝在蘆葦旁淒然倒下。得知情況後的高如意急忙趕到現場,情景慘不忍睹:四隻白天鵝血肉模糊地倒在地上,兩隻受傷後正在痛苦掙扎,經搶救康復。兩隻因傷勢嚴重,當天晚上就死了。當時的情景深深刺痛了高如意的心:這些白色天使究竟有什麼錯而慘遭毒手!來年的一個冬天,高如意辦公室的門被一位村民推開來,「俺家的麥地裡撿到了一隻大鳥,你幫我們看看是啥來歷。」高如意和村民一起前往,下了公車後還沒等進村,就聽到了一陣淒厲的叫聲——是天鵝,憑藉所學專業知識和經驗,高如意準確判斷。到了村民家,他發現天鵝的腳被拴在了樹上,跟前撒著幾粒玉米粒,此時院子裡已聚集了好多人,高如意簡單檢查了一下,發現天鵝有些虛弱,需要帶回動物園做進一步救治。但當他抱起天鵝起身走時,卻被村民攔住。高如意以為是要索取報酬,不料村民只是擔心地問了句:「治好後,我能去動物園看牠嗎?」高如意痛快地說:「隨時都可以。」於是村民們取來蛇皮袋,挖個洞,讓天鵝探出頭,高如意抱起白天鵝一路趕回救治。兩次救助白天鵝的經歷高如意至今難以忘懷。正是這兩次救助,讓他意識到了一個動物保護救助工作者應該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寶寶誕生見證傳奇高如意和同事們全身心投入救助守護白天鵝的行列。二○○九年十月,三門峽黃河溼地成立了天鵝巡邏隊,組織人員分四班實施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看護,防止有人對白天鵝造成驚嚇和傷害。巡邏隊人人配有對講機、手電、望遠鏡、大衣等工作設備,負責白天鵝餵食、救助和保護工作。從此,高如意和同事們一直在白天鵝生存的這塊溼地奔走。他為溼地保護建言獻策,為使母親河畔不再浸染血腥而宣傳法治,為受傷的天鵝包紮傷口,為生病的天鵝餵藥打針……二○一五年一月,三門峽溼地出現H5N1禽流感疫情,管理處迅速成立天鵝禽流感防控突擊隊。高如意和突擊隊的八名成員一個多月沒有回過家,冒著被感染的危險,一直奮鬥在第一線。他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沿著青龍湖、蒼龍湖全面巡查。每天早出晚歸,沿著黃河反覆巡視。一旦發現有死去的天鵝,就要第一時間穿上防護服將天鵝屍體撿回,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無害化處理。對於從湖裡救上來的患病天鵝,每一隻都採血樣,採集咽拭子、肛拭子,做好白天鵝的疫源疫病檢測工作,為白天鵝流行病學研究提供科學數據。由於高如意牽頭研究制訂的防治方案科學嚴謹,白天鵝禽流感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防治工作中,與白天鵝親密接觸進行打撈、救護、無害化處理的所有人員,無一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六隻天鵝寶寶的出生成了高如意和同事們愛心付出的回報。二○一五年春天,經高如意精心救治,一對因傷滯留在天鵝湖中的白天鵝在蒼龍湖一個四面環水的小島上修築愛巢。五月二十五日,這對天鵝「夫婦」順利孵化出了七隻天鵝寶寶,除一隻夭折外,其餘六隻全部長大,並飛回了北方的繁殖地。這是迄今為止,白天鵝在黃河流域最南端成功孵化的首例,創造了白天鵝回遷史上的奇蹟。出於溺愛和自豪,三門峽人為這對創造奇蹟的天鵝「夫婦」取名為「美峽」和「肖城」。葳蕤的蒼龍湖不僅深藏了「美峽」和「肖城」夫婦的愛情故事,也見證了黃河中下游白天鵝生態傳奇。繁殖成功天鵝爸媽守護到底三門峽黃河溼地六隻天鵝寶寶在野外繁殖成功的消息不脛而走,轟動一時。人們也為救治天鵝、精心照料天鵝寶寶出生的高如意起了一個美稱——天鵝爸爸。從此,「天鵝爸爸」高如意也自然成了這塊黃河溼地救助保護白天鵝群體的化身。其實,對於高如意來說,「天鵝爸爸」不只是對他一個人的稱謂,而是對所有關愛、保護救助白天鵝的人們的稱謂,是群體,是團隊,有眾多的「天鵝爸爸」或「天鵝媽媽」才能形成保護綠水青山、藍天白雲的合力。正是有了眾多「天鵝爸爸」、「天鵝媽媽」以及廣大市民的呵護,三門峽黃河溼地白天鵝和其他鳥類數量、種群急劇增多。從一九七○、八○年代開始,每年十月底至隔年三月,都會有成千上萬隻白天鵝從遙遠的北方來到三門峽黃河溼地棲息越冬。三門峽黃河溼地是河南省第一家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是一個以白天鵝資源為特色、以黃河及天鵝湖、青龍湖、蒼龍湖為主體的自然山水景區。三月裡的三門峽黃河溼地春意融融,天鵝湖已泛起新綠。隨著白天鵝批次遷徙北飛,長期在此棲息的雉雞、鴛鴦、紅嘴鷗、蒼鷺、喜鵲、野鴨依然在嬉戲,或在水中踱步、或在蘆葦間穿行,一幅水天一色、悠然和諧的畫面。傍晚時分,一群群振翅翱翔的白天鵝,迎著一片片丹紅似火的晚霞,或「一」字形、或「人」字形、或「V」字形,飛越浩渺的水面、淺淺的河灣、起伏的蘆蕩,執著地向目的地北飛。高如意緩緩地登上湖岸,眺望「鵝去水闊」的湖面,遙想著白天鵝漫漫征途中飛越荒漠,河流,戈壁、山谷的艱辛,難免一陣惆悵在心頭。但他更自信,春又去,秋再回,白天鵝兩次遷徙,年復一年,始終如一。歷經千辛萬苦到達繁殖地繁衍後代,到了秋天,牠們會帶領幼鳥「拖家帶口」一如既往再返回三門峽,因為這裡有一群跟他一樣始終愛護著天鵝的人,這裡是牠們溫馨的家。 前一篇文章 【敦煌鐵路公司工程師】獨雲龍 駐守6年 特別的人生旅行 下一篇文章 【名校長爸爸】陳立群 花甲之年 帶著心願做好事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多元宗教慈善關懷2025.10.2002【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3祈福.勝尾寺2025.10.2004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5【小城故事】 兩冤家2025.10.2106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7行動奶奶傳奇 1年淨化52海灘2025.10.2008【歡喜收穫】 圓一個幸福園藝夢2025.10.21093佛光人行佛敬老孝親 老人節獲表揚2025.10.2010佛光山新馬寺 為逾2200考生祈福2025.10.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加速進化(北京)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趙維晨 為機器人找到用武之地【自變量機器人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潛 要發展要先活下來【北京銀河通用機器人公司創始人】王鶴 可批量複製是關鍵【故宮學研究院首席專家】王軍 故宮內外探文明【孟戲傳承人】李安平 孟戲人生 高腔傳世【酉陽陽戲傳承人】陳永霞 一手耕田一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