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 博物館 文/林一平 |2020.03.17 語音朗讀 16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一:作者繪岩倉具視 圖/林一平 圖二:作者繪馬爾羅 圖/林一平 圖三:作者繪湯姆森 圖/林一平 圖四:作者繪華沙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1871年12月23日,日本派出將近三分之一的重要閣員前往歐美各國考察。此一考察團由外務大臣岩倉具視(いわくら ともみ; 1825-1883;圖一)率領,成員包括伊藤博文、大倉喜八郎等重量級人物,其考察報告後來成為明治維新的關鍵。我細讀其報告,當中有一段寫著「西方的博物館為東方所沒有,這些博物館是啟發國民心智的手段」。這一段話,讓我大感驚訝,因為設立博物館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想法,東方應該遠在19世紀前就有此概念。後來我仔細研查,發現岩倉考察報告是正確的。馬爾羅(André Malraux; 1901-1976;圖二)在其著作《沒有圍牆的博物館》(Museum without Walls)中提到:「亞洲只有在歐洲的影響之下,很晚近才認識什麼是博物館。」在中國,藝術品不會被公開展示,而是在少數饒富雅致的收藏者手中把玩。因此藝術鑑賞一直是少數貴族的特權,中國的普羅大眾是無緣分享的。博物館的興起,讓一般老百姓能增廣見聞,自然成為啟發國民心智的最佳手段。公立博物館在18世紀時首創於歐洲。就我的認知,應肇始於1753年,英國獲得了一批私人收藏,並於1759年公布於世,讓群眾欣賞。這群觀眾被稱為「觀光客」(Tourist),此一名詞在1800年後,正式加入了歐洲詞彙。數十年後,公立博物館的功能更因為湯姆森(Christian Jürgensen Thomsen; 1788 -1865;圖三)而發揚光大。湯姆森15歲時就有機會整理古物。1819年時他開張了一所博物館,將一綑綑未經標示的什物井井有條的分類,而其編排毫無前例可循。湯姆森根據小時候在父親貨倉幫忙堆貨的經驗,將文物分為三堆:石器、銅器,與鐵器。湯姆森以業餘者的角度來看,石器似乎比金屬器具年代久遠,而銅器又比鐵器久遠。於是提出石器時代、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的觀點。然而,當時的學者都嗤之以鼻,駁斥湯姆森的謬論。他們認為窮人用石器,有錢人用銅鐵器,才是王道的推論。幸而湯姆森的學生華沙(Jens Jacob Asmussen Worsaae; 1821-1885;圖四)在丹麥貝塚(Midden)挖掘遺跡,終於肯定了湯姆森的「三大時期」學說。湯姆森高興的稱讚他的愛徒是「天堂突擊兵」,而華沙也當之無愧的被世人譽為「第一位職業考古學家」。之後博物館的運作日趨成熟,今日台灣每個城市幾乎都有博物館,實在太幸福了。昔日博物館經歷千辛萬苦的摸索建立,打下良好基礎,現代的博物館才有系統化的準則依循。今日社會上有不少企業創辦博物館,不僅豐富了博物館的種類,同時對企業自身文化的建設與發展有促進作用,因為企業可以藉由博物館的各種展示與宣傳活動提升形象,擴大其知名度。以更高層次觀之,一個企業的地位不僅要看其對國家經濟發展的貢獻與價值,更要看這個企業在本身行業的文化建設能力和貢獻。而評價一個企業的地位和所扮演角色,博物館是很好的指標。 前一篇文章 【3-4月主題徵文--禮物】 如此非凡 下一篇文章 【2019 第 九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人間佛教散文佳作】 點綠生苔(中)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3【詩】走過康橋2025.09.1104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5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07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8【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9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10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閱讀生活】一湖秋色【詩】山水的盛宴【時食有味】一年之茶在於秋【浮世畫框】廖修平國際典藏印記【小品人間】寧靜海【詩】走過康橋 作者其他文章【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閃文集】羅蘋的情人【閃文集】黃金杯【閃文集】印刷的奇蹟【閃文集】 貓——披著毛皮的天使【閃文集】 都柏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