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絢麗寫真業餘者的傑作

潘楠慕 |2020.03.08
1095觀看次
字級
NASA朱諾相機。圖/美聯社
穆爾奇森隕石包含70億年星塵。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民間業餘天文愛好者已成為揭露木星神秘面紗的幕後功臣。美國太空總署(NASA)召集民間人士參與影像拍攝過程,靠著這個不曾謀面的「虛擬團隊」,讓一張張絕美的照片躍然於眼前。

NASA的木星探索任務歷時五年,「朱諾號」(Juno)終於進入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的繞極軌道(polar orbit),朱諾號的任務是研究木星大氣並繪製重力和磁場的分布圖。艙上的太空攝影機朱諾相機(JunoCam)主要是用來拍攝極地特寫,揭開這個氣態星球不為人知的一面。

負責朱諾相機的共同調查員漢森柯哈查克(Candice Hansen-Koharcheck)說:「我們沒有負責科學影像的團隊,因此尋求公眾幫助。」她表示,業餘天文愛好者成為強而有力的後盾,他們會投票決定朱諾號飛行期間拍攝的時間與地點。之後民眾可以上網瀏覽與取得傳回地球的原始數據,經過圖像處理技術,將一張張絢爛綺麗的木星影像呈現在世人眼前。

漢森柯哈查克說:「難以想像少了他們會怎樣!我們在過去兩年持續仰賴公眾的協助,他們就像是團隊的重要成員。」其中最踴躍參與的是業餘天文人士,不少著名的圖像皆出自其手。NASA位於加州噴射推進實驗室(JPL)的軟體工程師吉爾(Kevin Gill),平時負責資料視覺化工作並擅長專業影像處理;參與後製朱諾相機的影像,是出於他對天文的熱愛。

吉爾自二○一四年開始處理火星探測車「好奇號」(Curiosity)和環繞火星軌道的攝像機HiRISE的影像,之後又負責土星探測船卡西尼號(Cassini)和其他探勘任務的影像處理,現在利用閒暇時間與朱諾號合作。吉爾說:「JunoCam是廣角攝影機,主要是灰階圖像。」相機能透過紅、藍、綠三色濾鏡拍攝可見光影像,還配置能觀測甲烷的濾鏡。

吉爾表示,朱諾相機無法完全校正真實色彩,因此最終呈現的影像,需要某種程度上的創意發揮,「我盡可能貼近真實顏色,兼顧美麗樣貌和照片實景」。

朱諾號原本將在環繞木星三十七圈後退役,但NASA後來將任務延長至二○二一年七月,因此朱諾號將有更多時間,完成最初的科學目標並拍攝更多照片。吉爾表示,NASA還有一系列令人拭目以待的新計畫,屆時可能有大量的照片供大眾一飽眼福。

NASA今年七月將派出至少搭載二十三架相機的火星二○二○探測車(Mars 2020),探尋火星南極冰層下巨大的液態湖;NASA也計畫最快在二○二三年發射歐羅巴快艇(Europa Clipper),以最低十六英里的飛行高度觀察木星第四大衛星木衛二,並表示「這可能是探測太陽系外星生命最合適的地點」。

此外,NASA去年宣布,將在二○二六年啟動蜻蜓任務,發射代號蜻蜓(Dragonfly)的無人機登陸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堪稱NASA史上最具雄心的探索計畫。

但吉爾指出,耐心是關鍵,歐羅巴快艇和蜻蜓號至少要等到二○三○年後才會進入軌道,「距離我們還有好一段時間,但我仍相當期待屆時傳回地球的照片。」

70億年太陽前顆粒 就在澳洲

科學家在澳洲穆爾奇森隕石(Murchison meteorite)中,發現存在已達七十億年的「星塵」,可能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物質,存在的時間比太陽系還悠久。

穆爾奇森隕石在一九六九年墜落於澳洲,其中一塊碎片被收藏在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博物館的研究團隊分析了隕石碎片,在其中發現四十顆「太陽前顆粒」(pre-solar grain),每個顆粒的長度,介於二至三十微米之間,相當細小;人類頭髮的直徑,約為七十微米。

當恆星死亡時,會將自身物質噴入太空,隨著時間流逝,這些物質冷卻凝結成星塵與礦物顆粒,最終又與星際氣體形成新的恆星、行星、小行星或隕石。這些星塵與顆粒就是「太陽前顆粒」,但數量相當稀少。

科學家判定星塵年代的方法,是測量它們在太空中暴露於宇宙射線中的時間。飄浮在太空中的星塵顆粒不斷遭受宇宙射線的高能粒子撞擊,這些宇宙射線會把星塵顆粒內原子分裂成碎片,暴露在宇宙射線中愈久,累積的碎片就愈多。計算碎片數量,就能判定星塵的年代。

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副館長、芝加哥大學副教授赫克(Philipp Heck)說:「這是真正的恆星樣本,這是恆星的塵粒。」他指出, 對這些顆粒的調查,有助了解新恆星是否以穩定的速度形成,以及新恆星在不同時間段形成的數量。

分析發現,穆爾奇森隕石中某些太陽前顆粒,已經形成約七十億年,遠比形成已四十六億的年的太陽系還要古老。這項研究結果,已被研究團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赫克說:「科學家曾推斷,七十億年前銀河系曾爆發一波恆星誕生潮。現在,我們有直接的證據支持這項假設。」

外太空蓋房子

菌絲體建材好用

地球資源終有一日會消耗殆盡,人類的應對之道除了降低消耗速度、開發新來源,就是前往太空尋找新的棲息地。在其他星球建造居住基地的障礙之一,就是建材來源。運送這些材料的成本昂貴,且未必適合在其他星球使用。

美國太空總署(NASA)和從事建築材料創新的工程師合作,希望能以一種神奇的生物材料解決這個問題。這種神奇的生物材料就是真菌的「菌絲體」(mycelia)。

菌絲體的特性非常驚人,它能從基質(如木屑或農業廢料)中吸收養分,長出更多菌絲,而且在合適的條件下,菌絲體有幾乎無限的生長潛力。它可以比傳統水泥承受更大的壓力且不會斷裂,是一種已知的絕緣體和阻燃劑,甚至可以為太空任務提供防輻射保護。

建築材料專家蒙塔托提(Maurizio Montalti)表示,在地球上,菌絲體已被用於製造天花板、皮革、包裝材料和建築材料。但在外太空,它的建築製造潛力驚人。他說:「真菌細胞的自我複製能力,能在短時間內製造更多的材料。」

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目前正在開發讓真菌「長」出建材的技術。主持這項計畫的羅斯查爾德(Lynn Rothschild)指出,在適當的條件下,菌絲體能夠生成新的結構,包括火星棲息地的建築材料。

羅斯查爾德說:「目前的火星棲息地設計需耗費大量能源,如果菌絲體計畫成功,只需攜帶輕質材料和休眠真菌,抵達目的地之後讓菌絲體自行生長,即可獲得建材。」

NASA的新建材計畫,是把太空基地設計成三層圓頂方式建築,最外層是由凍結的水和冰構成,可防止輻射,為第二層的「藍綠菌」(cyanobacteria)提供水分。該層可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並為最後一層菌絲體提供養分。

最後一層菌絲體將形成堅固的房屋架構,一開始先讓真菌在封閉的環境中生長,然後加以烘烤,提供結構完整性,並確保沒有外來生命汙染火星和任何已存在的微生物。

菌絲體建材概念,已獲得NASA創新高級概念計畫(NASA Innovative Advanced Concepts)支持。NASA 表示,「地球上約四成的碳排放來自建築業,我們希望利用大自然自身的系統,設計出環保且永續的解決方案。菌絲體建材不僅是移居外太空的重要概念,也可能有助地球的保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