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記者邱榆蕙
台大醫院復健科住院醫師曾文哲的學經歷相當亮眼,一路靠著自己鑽研的讀書法與筆記術,最終挺進台大醫學系與美國哈佛大學等明星學校。近年更出版了多本筆記術書籍,希望用自己多年累積的讀書心法與筆記技巧,幫助學生考上心儀的學校與科系。
做筆記之前,曾文哲建議先了解「主題是什麼」。像是行事曆、生活記事等,他建議用「子彈思考整理術」,幫助釐清超載思緒,任務性地列下每一個大小目標,更有效地採取行動。
至於令學生最頭痛的講座與課堂筆記,曾文哲將其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只知道大綱、無法預先知道內容的課程,另一類是預先知道課程內容或是有一定的掌握度。
曾文哲表示,前者適合「康乃爾筆記法」:將筆記內容分隔為3個區塊,上2下1,最大區塊紀錄課堂或講座上聽到的內容,盡可能全部寫下來,待課程與講座結束後,趁還有記憶時,提綱挈領地將關鍵字寫在左邊的直條區塊,並在下方橫幅區域寫下總結。這個筆記方法,即便事隔數月後,也能幫助學生立即擷取當天內容的重點。
若是對課程及講座內容已有一定的理解與掌握,且有清楚架構、章節的科別,曾文哲說,可以採用「階層式筆記」、「樹狀圖」、「金字塔圖」等技巧,如果是歷史科目,還可另外畫出時間軸。
當學生在系列課程或一個章節後仍無法理解時,曾文哲建議可在課後使用心智圖幫助分析、理解。這個方法適合複雜、創意思考或集思廣益的主題,或是協助多人共同探討一個主題,由核心出發,讓不同的想法如同樹枝一樣不斷延伸下去;也很適合針對某一個問題,整理出不同的解決方法。
曾文哲指出,不論使用哪一種筆記方法,記住「1圖2表3文字」,與其用文字,不如用表格與圖記錄下來;另外,也可搭配多色螢光筆、蠟筆,但上課時不建議使用太多顏色,以免措手不及。
他以自己為例,聽講時的筆記以3種顏色為限,除了藍色、黑色之外,「聽不懂」、「需要事後查資料」、「與自己有共鳴的」的內容,另外用紅色的筆寫下來,事後看筆記時自然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