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36】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81

星雲大師 |2019.05.01
2011觀看次
字級
圖/普存
圖/普存

文/星雲大師
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 2

世界上,哪一個宗教最好?

【問】目前世界上的宗教已經夠多了,最近又有許多的「新興宗教」,宗教到底是多一點好呢?還是少一點好?大師您認為世界上的宗教當中,哪一個最大、哪一個最好呢?

【答】世界上哪一個宗教最好?「老王賣瓜,自賣自誇」,這是自然的心態,哪一個人會說自己的宗教不好?但是哪一個宗教最好,也不是自己說好就好。信仰宗教,基本上所謂信仰「真理」,「真理」是要經過評鑑,真理是有條件的。在佛教裡講到真理的條件有四:
一、普遍性。例如「花開,必然會謝」,這個道理不管你在佛光大學講,或是到輔仁大學、東海大學、中山大學去講,大家都能認同,這就是具有普遍性。
二、必然性。必然性是指不能更改的,是必然如此的道理,例如一加一等於二,你就不能說等於三。
三、平等性。平等性就是男人說了有理,女人說了也有理;中國人說了有理,美國人說了也有理,它是普遍通於各種人等,不能因為這個人權力大,他說了就有理;同樣的話,別人無權無勢,說了就無理,這就不合乎平等性。
四、永恆性。一個道理,過去講、現在講、未來講,都能讓人信服,他是放諸四海而皆準,是亙古而長新,是永遠不會更易的道理,這就是有永恆性。
譬如「人有生必然有死」,中國人如此,外國人也一樣;古人如是,現在、未來的人也無法跳脫這個生死的定律,這就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來如此、永恆如此的真理。任何人都不能推翻這句話,因為這是真理。
生死是必然的定律,不管你在台灣頭,或到台灣尾,生了就有死;你是中國人,即使在外國出生,最後也必定會死。古今中外,無論是男人、女人、貧富貴賤,一旦出生就會有死。所以,真理一定要經得起驗證,要由大家來評定。
至於說很多的宗教當中,哪一個最大?哪一個最好?我在澳洲曾經遇到一位國會議員菲利普‧羅達(Philip Ruddock),他跟我共同主持一項儀式時問我:「世界上哪一個宗教最好?哪一位宗教大師最偉大?」我說:「你歡喜的就是最好、就是最偉大。」
「歡喜」很重要!佛陀降誕世間,目的就是為了「示教利喜」。不但信仰宗教是為了歡喜,甚至人到世間上來也是為了歡喜。我歡喜土地公,你歡喜城隍爺,他歡喜媽祖、耶穌、觀世音、釋迦牟尼佛,你歡喜哪一個,哪一個就是最好的,你對於他所講的每一句話,也一定都會「對、對、對」地加以肯定。如果你不喜歡,怎麼會相信他呢?你當然喜歡你所歡喜的,只要你喜歡的就是最好,只要你相信的就是最好。
尊重彼此的信仰

所以,世間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我們所信仰的人,就是神、就是佛;我不信仰他,他就是魔、就是鬼。不過從善惡好壞的角度來看,究竟是佛、是魔?當然還是會有一個標準。
甚至我也曾經說過,在世界上的各種宗教當中,包括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佛教等,雖然彼此信仰的對象有別,但是不管是天主、上帝、阿拉、佛陀,乃至地方性的各種神祇等,其實都是信者自己心中所規劃出來的「本尊」,名稱雖有不同,意義卻是一樣。
由於各人心中各有本尊,所以不管耶穌、穆罕默德、孔子、上帝、關公,認定就好,不要互相排斥,也不要以自己心中的本尊去要求別人,宗教之間應該要融和,大家和平共存,才不會失去宗教追求真善美的本質。
至於現在的新興宗教那麼多,到底宗教是多一點比較好?還是少一點比較好?太少了,如同我們所穿的衣服,如果只有一個顏色,太單調了;有色彩變化一下,就會比較美麗。但是如果色彩太多,花花綠綠,就太複雜了,所以宗教太多,也不必然就好。
宗教太多,所產生的問題就和黨派太多一樣,造成民眾的分裂。你是天主教,他是基督教,我是回教或是本土宗教、佛教……這種種的分別,要想統合起來很難,如果能夠給予有限制的平衡,還是很重要的。
不過,現在新興的宗教太多,好不好?這不是站在宗教好不好的立場來探討,而是應該站在國家民族的立場來說。宗教不是個人的,應該是眾人的,所以不能因為一個人喜歡就成立一個宗教。再說,宗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產生,它要有時間、歷史。基本上,對於新興的宗教,我認為應該先從成立團體開始,有組織、有專職人員辦一些活動,慢慢醞釀成型,讓大家認識、接受後,大概經過一個世紀、二個世紀,自然形成宗教,我認為這樣比較好,而不是一下子想成立就成立。
宗教太多,首先就會出現分裂的問題,以基督教來說,單國璽樞機主教告訴我,基督教有五千多個教派。光是一個基督教就有五千多個教派,你說怎麼能團結合作呢?因為「派」太多了,大家各自為政,各行其事,力量就分散了!
從宗教的歷史來看,每個宗教都有不少的教派,有的以「人」為派,有的以「教義」主張分派,這都很麻煩,無法團結合作。就是佛教,也有各種宗派,像大乘、小乘、空宗、有宗,它是以教義為主,這還容易溝通。現在所謂倡導民主,每一個人都可以去作教主,但是宗教太多,對當代社會、國家、民族究竟有利、無利,這個問題倒是值得各宗教領袖來研究。
基本上我不排斥新興宗教的產生。例如,在幾十年前一貫道向政府申請登記,但是政府皆不同意。當時他們想藉佛教幫忙,但是佛教人士都反對,認為它是外道,怎麼可以稱為宗教?我說,沒有關係,一貫道其實也已流傳很久了,只要它有教主、教義、教史、教徒,不要跟佛教混雜在一起,不要念佛教的經書、穿佛教的衣服、拜佛教的佛祖就可以了,否則它就不要稱為「一貫道」,乾脆就叫佛教好了!
我們不是不贊成其他宗教的成立,只是說既然成了一個宗教,它必定有和其他宗教不同的教義、儀規和內容;就如同文學當中的散文、小說、詩歌,一定也有各自不同的內容。所以,宗教其實是可以多一點,但是還是需要規範。如同雨水很好,可以滋潤萬物,但是天天下雨,就會氾濫成災;和風讓人清涼,但狂風就會把大樹吹倒。所以,對於新興宗教,能夠加以有限度的節制,還是有其必要。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