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景區大門圖/吳鴻霖
零陵樓圖/吳鴻霖
文/吳鴻霖
綠天庵位於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東山東麓,《全唐文》陸羽所撰〈僧懷素傳〉:「懷素疏放,不拘細行,萬緣皆繆,心自得之。於是飲酒以養性,草書以暢志。時酒酣興發,遇寺壁、里牆、衣裳、器皿,靡不書之。貧無紙可書,嘗於故里種芭蕉萬餘株,以供揮灑。」唐代茶聖陸羽撰《茶經》三卷,是醉僧懷素大師的好友。懷素大師俗姓錢,字藏真,十歲前在零陵縣北(今永州市冷水灘區蔡市鎮岐山頭村)的書堂寺出家,青少年時期,回家鄉東山繼續修行。懷素嗜酒好書,因貧無紙,在草廬邊種植萬餘株芭蕉,以葉代紙練習草書,芭蕉綠蔭遮天,故命其居為綠天庵。
綠天庵建於中唐以前,清康熙初年重建綠天庵,乾隆年間曾維修,咸豐二年(一八五二)毀於戰火。同治元年(一八六二),知府楊翰在東山東麓建正殿一座,上為種蕉亭,左為醉僧樓,另建書禪精舍,舍旁立懷素所書諸碑。
一九三○年,還有〈自序〉、〈杜甫秋興詩〉、〈瑞石帖〉和〈千字文〉四塊碑刻,當時〈千字文〉碑「剝落過半」,可能破損不完整,其餘均完好可搨;一九四九年,佛殿、種蕉亭、醉僧樓和書禪精舍已難睹舊貌。解放後,一些碑刻被打破砌成水溝;破爛不堪的正殿,一九八一年被芝山區精神病院拆除。芝山區,二○○五年更名為零陵區,現今僅存一塊〈千字文〉殘碑。
二○一八年七月初清晨五點多,我第二次搭火車來到永州,在站前搭早上六點第一班三○一快速公車(BRT),車資三元人民幣前往零陵區。公車經過市中心冷水灘區,沿著湘江一直向南行駛七十幾分鐘,抵達零陵區政府。零陵區,古稱零陵縣,區內的小巴車資都是一元人民幣。在下車的公車亭等待一會兒,我又坐上九路小巴,約五分鐘的車程,在東山景區北門站(零陵樓)下車。零陵樓附近只有一家賓館,我登記住宿之後,便前往東山。
東山景區在瀟水右岸,最有名的景點是法華寺和武廟(關帝廟),而左岸的西山景區,以柳子廟聞名。從零陵樓到東山景區大門口,步行約十五分鐘。二○一六年八月,我第一次來永州,東山的法華寺和武廟,正在大整修。經過兩年,我站在中山北路往大門(西門)看去,牌坊四周仍有鷹架,樓梯兩旁「東山」二字的花圃和牌坊右側的遊客中心都已完工。
東山又名高山,一百公尺上下,中間是全新的登山步道,右邊是法華寺,左邊是武廟。參觀完這兩座嶄新的寺廟,我走在登山步道上,心裡想:「兩年前,永州市人民政府極力在建設並推廣宣傳觀光旅遊,芝山醫院還在東山山上?」沿著登山步道往上走到盡頭,左轉再走一百公尺,就到了芝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