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豐子愷
文/林少雯
茅屋兩三間,草草蔽風雨,客來不入門,坐愛千年松。
──明‧張承客詩,虞愚書
「客來不入門,坐愛千年樹」,如此接近自然的生活,與自然同在的生活方式,是多麼令遠離叢林的現代人羨慕啊!
生活於大自然中,耳聽風的吟詠、松的濤聲,聆聽林中鳥語;眼見林木四季變換著新裝和塗抹不同色彩的胭脂;鼻嗅各種青草和花的芳香;心中感受著天地變幻無窮的神奇力量。人們不需要眩人耳目和撼動心神的聲色活動,來娛樂和填補心靈,因為有了大自然,人的心是扎實而穩健的,天地所給予人類的心靈滋補,是既充實而又沒有副作用的。
此幅護生畫的情境,真是美好而迷人啊!幾幢茅屋並列,安閒度日,或許這是窮人過的日常生活,沒有亭台樓閣,沒有花園水榭,沒有曲徑通幽的園林景象;但是此情境中,有樹的地方就是家的延伸,是戶外的客廳和起居間。人和自然如此貼近,如此真心相待,如此真情流露,這才動人。
窮人沒錢起高樓,只有茅屋兩、三間;沒有富麗堂皇的客廳好招客人,只好請客人在枝葉茂密猶如傘蓋的大樹下閒坐,聊天、喝茶、下棋。哇!多麼舒適愜意,小鳥就在樹上叫,松鼠就在樹幹上跑來跳去的玩兒,這樣的客廳,才是真豪華啊!
綠樹,更是孩童歇息、爬樹、玩樂、吹笛自娛的好地方。而樹上的各種飛蟲、蜘蛛和鳥雀,也猶如家人般親密。
自然與人緊密結合,家屋四周就是樹,樹陪著孩子一起長大;屋外的老樹,看盡家族中幾代人的成長和興衰,是最忠實的夥伴和年高德韶的智者。
茅屋雖簡陋,尚可遮風避雨,比起流落街頭,已如置身天堂。有客上門,在如此寒舍中聊起東西南北,小門小窗怎關得住這樣的大話題,倒不如在門前的大樹下閒坐更為愜意。
紅泥小火爐加一壺滾燙的茶水,茶香四溢。那家常笑語和著清茶香氣,與千年老樹及天地一起共享。此圖,道盡最真、最自然也最富文學趣味的生活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