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River
文/惠馨
你是否有對某個人或某件事有過依依不捨的情懷呢?本次要介紹的詞作: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透過夢醒之後的留戀不捨,營造出魂牽夢縈的迷茫與錯亂,更有「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惆悵之情。本闕詞以晏幾道對歌女小蘋的感懷之情為起點,藉由夢醒、離別、回憶、相思作為四個層次的抒發,達到「魂夢不知何處去」的孤寂感受。
上片「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五句即有兩個層次。首先,詞人以「夢後」作為起始,接連「酒醒」,顯示唯有夢中、酒醉才可見的相思,四周緊鎖的高樓反襯出內心的閉鎖,究竟迷茫之中才可滿足的情感為何?何以導致詞人神魂顛倒,獨自於寒夜之中反而更顯落寞的淒清,彷彿跟著重重的垂幕令人窒息?
畫面一轉,第二層即是:酒醒後的「春恨」正是反映著夢中的美好,然而再美好也終究是「去年」,物是人已非,再多感慨也僅剩桃花依舊笑春風而已。在這美好的落花時節,芳菲的春雨該是多麼美好,連燕子也成雙齊飛,當年那美好的人兒,已不見蹤影,剩作者孤零一人倚著惆悵佇立,好夢竟不留人睡。
下片「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亦有兩個層次。第三個層次直接說明主軸,「小蘋」乃是詞人日思夜想的人,夢醒後遲遲不能忘懷的,仍是夢中初見的天真爛漫。尤其身上著有「兩重心字」的羅衣,象徵著詞人對小蘋的記憶深刻與用心。
此刻,詞人彷彿掉入回憶的漩渦,無力自救,由此愈陷愈深,直至第四層。第四層為詞人面對景色所起的滄桑感,明明當年映照在小蘋彩霞般身影的那抹明月仍然高掛天際,但小蘋卻早已人去樓空,夢中雖得見,夢醒卻染得半生惆悵,如此情懷那堪鎮日酒醉?舉杯消愁反而引起更多愁思,酣睡美夢後醒來只剩下孤寂的身影,彷彿明月都在嘲笑詞人痴,而詞人又該向誰訴說自己思念之情呢?
親愛的朋友們,人生中是否有什麼人令你難以忘懷呢?又或者是一件事、一個理想,令你日思夜想、魂牽夢縈?如果有,也許你就能理解晏幾道的無限惆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