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九桃
文/維尼老師
時節到了七月,已有了初夏的氛圍,燠熱的天氣,讓人渴望水的清涼與風的溫柔。這時該聽首怎樣的曲子呢?就來首源於威尼斯的船歌吧!想像自己搭著貢多拉小船,悠閒穿梭在縱橫水道間,在小船緩緩前行的節奏裡,伴隨陽光、水花與涼風,細細品味不一樣的夏日風情!
古典音樂中的「船歌」(Barcarolle),本來是威尼斯船夫所唱的民謠,後來音樂家將它轉化成古典音樂的曲種。「船歌」通常以複拍子,如6/8拍或12/8拍等寫成,用來表現水的流動與船夫搖槳的韻律感。古典音樂中最有名的一首「船歌」,當屬奧芬巴哈歌劇《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美麗的夜晚〉,這是一首女高音二重唱,優美浪漫,還出現在電影《美麗人生》中,大家可找來聽聽!
在鋼琴曲中,蕭邦曾寫了一首〈升F大調船歌〉,也相當著名,但這次要介紹的,是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小品〈船歌〉。柴可夫斯基在1876年,受聖彼得堡一家音樂雜誌社的邀請,以每月一首曲子的進度,連續創作十二首曲子,搭配雜誌一起販售,最後全部十二首曲子集結成《四季》鋼琴曲集。這十二首曲子皆以月份為名,再配上副標,如一月是〈在火爐邊〉,二月是〈狂歡節〉,三月是〈雲雀之歌〉等,而六月就是〈船歌〉。這首〈船歌〉不但是整套曲集中最著名的曲子,更是柴可夫斯基所有鋼琴曲中最受歡迎的作品!
前面提到,「船歌」為了表現出船隻擺盪搖曳的感覺,通常以複拍子寫成,但柴可夫斯基這首曲子卻是以4/4拍譜成,讓這首曲子少了威尼斯船歌那種水花蕩漾、粼粼波光的氛圍,但是柴可夫斯基在平緩的節奏上,譜寫了一段優美淡雅卻又帶著憂鬱感傷的旋律,讓人聽了心頭一揪,似乎會瞬間跌入某些回憶之中。可以說這首〈船歌〉不是擺盪在威尼斯晴空下的夏日風情,更像是蕩漾於心湖裡的憂傷!下面是〈船歌〉的前幾小節: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一方面有如北方大地的蒼茫壯闊,一方面又充滿濃烈的浪漫色彩,尤其是他創作的慢板旋律,往往在優美與綺麗中,都帶著一種獨特的的憂鬱氣質,讓人陶醉著迷!這首〈船歌〉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卻充分展現了柴可夫斯基音樂的迷人風采,大家不妨找來聽聽,感受那蕩漾於心湖裡的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