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穿越繪本 理解他 獨一無二 文/李明足 |2019.01.27 語音朗讀 268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繪圖/六十九 圖/巴巴文化提供 《啄木鳥女孩》 圖/巴巴文化提供 《弟弟的世界》圖/巴巴文化提供《亞斯的國王新衣》圖/巴巴文化提供《青蛙小王子》圖/巴巴文化提供 文/李明足 多年前,有一次,上幼兒園的兒子,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告訴我:「今天班上來了一個奇怪的小朋友,上課會搖肩膀、打嗝。老師說他緊張就這樣,如果小朋友跟做他朋友,他就不會緊張。他是不是病了?我可以跟他玩嗎?」我努力找特教資料解釋,其實孩子是一知半解的。當時資訊不足,坊間沒有相關的淺語故事,尤其小小朋友因為不了解會有「害怕」或「招惹」的行為。誰能友善地理解這些獨一無二的孩子?這是多年教育現場,我一直在意的事。 現在的教育方針走向融合教育。班上常會有安置幾位需要特別關照的孩子。這些年,陸續有此相關的兒童讀物,這其中,很高興看到劉清彥為特別症狀(或說特質)的兒童規畫「等待天使」系列繪本,邀約親子透過圖文,去認識這些孩子的症狀,由理解進而正向關懷他們。 不同以往,這系列圖畫和故事展現更多層次的質地,故事摒棄單向說教,教育只是系列故事的一環。與孩子共讀過程可以只享受溫暖的故事,只單純看圖像聯想,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進入故事個案,多元共讀,自在思考,討論,發表,這就是好繪本值得一再翻閱的樂趣。 學習同理正向關懷 目前這系列包括了四本繪本:《弟弟的世界》描寫自閉症弟弟一直封閉在自己的世界中,只穿藍色衣服,早餐一定吃麥片粥和煎蛋,重複畫著飛機,強力拒絕(發怒、尖叫)任何人介入,故事中的哥哥在長期守護,才慢慢進入弟弟世界。《啄木鳥女孩》寫腦性麻痺女孩,儘管被身體病痛禁錮,行動困難,自由受阻。但熱愛畫畫的靈魂依然飛揚,她利用綁在頭上的畫筆,像啄木鳥一樣,對著畫紙,點、點、點地彩繪她的人生。《亞斯的國王新衣》故事結合《國王新衣》,先點出:亞斯一直不明白為何說實話,會被爸爸責罵?原來這是亞斯伯格特質,外人對他保持距離或讚美,亞斯卻沒有特別感覺,他繼續畫喜歡的甲蟲。 最新出版的《青蛙小王子》延續第三本的故事模式,以童話《青蛙王子》做為故事引子,當青蛙王子和公主生下的小王子逐漸成長,偶爾會擠眉弄眼,搖頭晃腦,還會發出「嘓!嘓!」聲。更甚的是,所有運動他特別喜歡蛙式游泳。在學校群體生活,小王子不得不戴起頭盔來,仍避免不了同學的捉弄。小王子為何這樣?能治療嗎?他對同學的友善行為能否化解了同儕間的排擠?他的頭盔能否摘下?答案留給大小讀者從書中去追尋,去討論了。 難能可貴的是,這四本繪本背後都有真實的原型人物(自閉症的雙胞胎、腦性麻痺的羿蓓、喜歡甲蟲的亞斯伯格小孩、妥瑞症的黃泳鴻),劉清彥的故事意在突顯他們在群體中常遇到的困境。也引導大小讀者在閱讀之餘,思考一下,我們如何以同理心感知包容這些孩子? 別錯過畫家的彩蛋 如果讀者以為這四本繪本只侷限於特教理念傳達,錯過圖像精采敘事,就太可惜了。 《弟弟的世界》畫家是曾入圍波隆那插畫獎的陳盈帆,隨著書中故事的脈絡,你可以看到她如何利用圖像運鏡兄弟的互動。《啄木鳥女孩》的圖像是畫家海蒂朵兒結合故事主角羿蓓的畫;書中除了代表主角的啄木鳥外,畫家化身為一隻小白兔,鳥和兔子串聯全書,你是否好奇,想去找找看?《亞斯的國王新衣》和《青蛙小王子》都把故事場景設定在歐洲中世紀,在書後兩位畫家不約而同地告訴讀者,書中他們「偷渡」了那時代名畫或著名文學家音樂家的畫像。除了了解文意外,不妨和孩子翻開書頁開始尋寶遊戲吧。 前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是父母還是監視者? 下一篇文章 【愛書人手札】單一價值束縛青春潛能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6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圖文閱讀】《悲傷是一頭大象》走出悲傷 迎向生活 【書市隨筆《水豚工讀生》】不同身分 擔負不同任務【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書頁微光《血汗AI》】人工智慧背後 被忽視的隱性勞工【圖文書《失物博物館》】失去了不會再回來? 作者其他文章【大人讀的圖畫書】《要求很多的餐廳》 宮澤賢治 對庶民與自然的悲天憫人【親子共讀1】《六隻老鼠賣西瓜》輕鬆學到財商概念【親子共讀】 《太自私了吧!?》、《心情不好的小金》 不只自我覺察 更培養解決問題能力【親子共讀】節日繪本不只談慶典【親子共讀】認識任務型車輛 培養關懷與自信【親子共讀】 翻開繪本 認識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