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在壽司裡的美味 圖/王麗娟
文/王麗娟
佛手瓜因為底部有幾道凹進的紋路,像是佛的手腕微彎的樣子,因此有了這樣的名字。
而「龍鬚菜」是佛手瓜的幼藤,前端有兩根細蔓長得像龍鬚,因此稱作「龍鬚菜」。以前,市場裡不常見到龍鬚菜,很多人當它是野菜,鮮少有人食用,但現在可是大規模種植,不管市場、素食餐廳、自助餐廳都可見到它那翠綠的影子。
龍鬚菜生命力很強,很容易種植,是少數不用農藥栽培的蔬菜,朋友種了一株,搭起竹架,枝葉蔓上半空中,不沾塵土,水沖一下即可,每次去拜訪就一定摘一些回家或拌和炒,我特別喜歡那股清脆。
我喜歡用食指和拇指從龍鬚的部分一截一截的掐斷,剩下一小段粗梗才丟棄。拇指縫總會留下綠色的菜汁,像是我努力工作的印記。
怕口感不好,有人會摘掉龍鬚,我倒是覺得有點浪費。一般來說,剛長出來的鬚鬚較嫩,慢慢的會捲曲,捲了幾圈我仍會食用,若是鬚鬚捲了十來圈像彈簧一樣,那就真的有點老了,我才會掐除。
龍鬚菜的膳食纖維含量非常豐富,可促進腸胃道蠕動。鐵質含量也不少,需要「補鐵」的人,龍鬚菜就是最好的蔬食鐵質補充來源。但龍鬚菜屬性偏涼,不管是汆燙或是拌炒,我都會加入一點薑來中和涼性。破布子炒龍鬚菜非常可口,龍鬚菜炒白木耳再加點枸杞子,菜色也很美。
兩個女兒怕胖,晚上指定要吃「輕食」,少油、少鹽、少澱粉,這樣才不會囤積太多熱量,於是做了龍鬚菜捲。「龍鬚菜捲」的作法簡單,紅蘿蔔切長條略用油翻炒,蛋白、蛋黃分開打勻煎熟,龍鬚菜加點鹽汆燙,最後用海苔片捲裹那色、香、味,嚐食第一次自己手作的壽司捲美味,滿滿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