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善璉鎮永欣寺

文/吳鴻霖 |2018.12.24
2472觀看次
字級
永欣寺圖/吳鴻霖
文殊千佛殿圖/吳鴻霖
大雄寶殿圖/吳鴻霖

文/吳鴻霖

永欣寺位於中國大陸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善璉鎮上。

二○一八年七月,我在太湖西南方長興火車南站下車後,步行至站前左側搭十七路公車,車資七元人民幣,經過西苕溪,大約一小時抵達終點站──湖州汽車東站。湖州市古稱吳興,國立台北故宮收藏的〈蜀素帖〉,就是三十八歲的米黻與幾位摯友,在北宋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重陽節這天,聚會於吳興郡樓;兩周後(九月廿三日),他在十分珍貴的絹(蜀素)上「刷字」,寫下當時雅集、送行或記遊的八首詩;四十一歲以後,他改名米芾。

我走到汽車東站右側的湖州旅遊客運中心,搭一○三城鄉公車前往善璉鎮,車資人民幣兩元。當天,颱風逼近上海,公車在大豪雨中向東行駛,我看見窗外的東苕溪,溪水上漲濁黃;當地居民稱蘆花為苕,因此,沿岸盛長蘆葦的溪流稱為苕溪。藏於北京故宮的〈苕溪詩卷〉即是米黻到苕溪遊玩,寫於元祐三年八月八日,六首「戲作呈諸友」的五言詩。公車行駛五十五分鐘,我在善璉中學下車,沿著蒙溪路直走十幾分鐘,永欣禪寺已在眼前。

秦初年間,湖州市善璉鎮叫西堡村,據傳村東南有座寺廟──永欣寺,廟中住持和尚法名善真,曾收留落難的蒙恬將軍於寺中,蒙恬才得以造筆;二○○五年九月,永欣寺重建於毛筆的故鄉善璉鎮,占地九畝。現今永欣寺的左邊隔壁是蒙公祠,右邊是蒙溪公園,對面是善璉小學。

唐代李綽《尚書故實》:「右軍孫智永禪師自臨八百本,散與人間,江南諸寺各留一本。永公住吳興永欣寺,積年學書,後有禿筆頭十甕,每甕皆數石。人來覓書,並請題額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乃用鐵葉裹之,人謂為『鐵門限』。後取筆頭瘞之,號為『退筆塚』,自製銘誌。」智永禪師僧名法極,俗姓王氏,為王羲之七世孫,在永欣寺閣樓上練字三十年,寫了八百餘本《智永真草千字文》,分送浙東各寺。他的書法傳開以後,求字者門庭若市踏毀門檻,成語「戶限為穿」,即出於此處。

坐北朝南的永欣寺,無鐘樓和鼓樓,山門沒開,只見門口的公告:「寺院免費贈送三支清香,嚴禁香客自帶香燭入寺。」我從佛教法物流通處左邊的財神殿,走進永欣寺。

山門之後是天王殿,二○一一年完工,殿外香爐有「永欣禪寺」四字,楹柱上的對聯是:「深妙圓融笑納天下事,慈悲大度樂助世間人」,殿中正面為彌勒菩薩坐像,左右分塑護佑人間「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天王殿右邊是客堂,左邊是智永書畫院、文殊千佛殿和藥師殿。當時正是暑假期間,有二、三十位小學生在智永書畫院內寫書法;文殊千佛殿完工於二○一二年,殿內的文殊智慧鐘,由八噸純銅鑄成,是湖州市第一大鐘。殿外有文:「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

天王殿後面的大雄寶殿於二○○八年落成,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築,也是僧人早晚課誦聚集修持的地方。殿內供奉「橫三世佛」:本師釋迦牟尼佛居中,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與東方硫璃世界藥師佛各居左右;大殿兩側為五百羅漢牆,前方為觀世音菩薩,小巧細膩精美,看起來像是漢白玉(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

走出幽靜的永欣禪寺,步行五分鐘,來到蒙溪公園右側的湖筆街,整條街是「前店後坊」製作毛筆的筆莊或個人工作室。「一部書畫史,半部在湖州」,湖筆一條街陳列著各式各樣品質優良的毛筆,自古以來,湖筆與徽墨、宣紙、端硯齊名。離開善璉小鎮之前,我買了幾枝善璉湖筆,作為這次參訪永欣寺的紀念與回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