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綠蔭遮陽的陽台,是讀書最棒的地方。圖/賽夏客
有綠蔭遮陽的陽台,是讀書最棒的地方。圖/賽夏客
文/賽夏客
枝頭上蟬聲唧唧,歌頌著炎炎夏神的光臨;驀然大地如火燒島,蒸氣氤氳,家家戶戶傳出嗡嗡的冷氣運轉聲,並噴出一管管暖流,互為加乘效果,人們直呼熱斃了;可我另有一片涼天,躲在阻擋夏神的屋簷下,展開閱讀趣。
我家建築於蜿蜒小溪之側,取得地利之便,涼風隨著潺潺溪流送過來,建屋的方位又是偏向東南──冬溫夏涼(冬天太陽婆婆直訪屋內,夏天太陽公公過門不入),給足了我們舒適的生活環境。當然,天助之外,更要自助,購屋時,於光禿禿的屋旁種竹植樹,讓綠蔭為我們遮風避雨,意外獲得一方閱讀空間。
那是我家二樓往外延伸出去的陽台,約兩公尺寬,兩根柱子檠起來的空間,我們擺上書桌、燈具、藤椅、書架、香茗等簡單家具,就可以整天泡在這裡讀書、寫作。冬天寒風颼颼待不住,只有夏天從早到晚都不受干擾;書讀累了,眼皮倦了,抬頭望去,綠滿心頭,挺拔的麵包樹映入眼簾,油亮的闊葉隨風婆娑起舞飄盪,樹上掛著一顆顆金黃的果實,猶如燈籠發出曖曖之光,那是松鼠飽餐一夏的盛宴,自然天成的飛鳥樂園。
有道是「心靜自然涼。」做什麼事最容易心靜?讀書是也;一本散文可以帶我神遊作者的心靈花園;一本傳記可以讓我穿越時空與古人促膝長談;一本遊記可以伴我遊遍天涯海角。炎熱之難熬往往在聚精會神中完全被遺忘,是故,我頗認同孫福熙〈夏天的生活〉──綠蔭樹下,鳴蟬聲中,我們最好讀書。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是正氣凜然的文天祥寫的〈正氣歌〉最後兩句,意思是說:在輕風吹拂的屋簷下翻閱古聖賢書,前哲的道義風範,躍然於紙上,像一道光芒映照著我的顏面。
我嚮往著那種超然的意境,誠願效法學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