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距離臉書總部不遠的地方,史倫柏格(Schlumberger)的軟體技術創新中心坐落於此。往裡面走,會發現這裡跟矽谷懷抱著改變世界夢想的企業沒什麼大不同,但史倫柏格是家油田服務公司,致力於提高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降低生產成本。
圖/美聯社
就在距離臉書總部不遠的地方,史倫柏格(Schlumberger)的軟體技術創新中心坐落於此。往裡面走,會發現這裡跟矽谷懷抱著改變世界夢想的企業沒什麼大不同,但史倫柏格是家油田服務公司,致力於提高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降低生產成本。
圖/美聯社
編譯/廖玉玲
就在距離臉書總部不遠的地方,史倫柏格(Schlumberger)的軟體技術創新中心坐落於此。往裡面走,會發現這裡跟矽谷懷抱著改變世界夢想的企業沒什麼大不同,但史倫柏格是家油田服務公司,致力於提高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降低生產成本。
Google、臉書、亞馬遜等科技大廠所使用的數據分析等方法,已經顛覆許多消費性產業,卻也帶來許多創新。這股風潮也逐漸吹向傳統能源業,愈來愈多業者開始在大數據裡挖寶,希望藉此提高生產效率。
大數據在油氣產業可應用的範圍很廣,例如岩層分析,以便讓鑽井更精確;油層模型,使油田在整個生命周期的產出最大化;自動化,使開採作業更安全、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其實傳統油氣業一直走在IT技術的尖端,在當今世上500大超級計算機中,法國石油集團道達爾(Total)、義大利Eni石油等民營業者的設備,都赫然在名單上。如今的不同之處在於,雲端運算服務的發展使得以較低成本存儲和分析數據更可能辦得到,因而為更多企業打開其他新應用的大門。
例如美國石油集團雪佛龍(Chevron)處理的數據量,每12至18個月就增加1倍,然而其中許多數據從未使用過。另一家油田服務集團貝克休斯(Baker Hughes)的數位產品管理主管馬修也表示,雖然收集了大量數據,但其中很多是孤立的,只有一小部分被拿來分析。
諮詢業者埃森哲(Accenture)去年訪調石油業高管後發現,70%的受訪者預期將擴大對數位技術的投資,重點是數據儲存和服務。「數據就是新石油」的說法已是老生常談,但許多公司仍在尋找將數據轉化為石油的方法。
新技術帶來種種商業機會。史倫柏格已推出一款名為Delfi的新軟體系統,可用於整合和協調油井設計、鑽井和完井的方式,以最大限度提高整個油田的產出,預估在美國的頁岩油田若運用這一套新系統,未來10年內將使生產成本降低40%。
史倫柏格科技事務執行副總裁貝拉尼表示,數位化代表傳統油氣產業的一項「巨變」,就像水平鑽井和水力壓裂技術的進步,在大約15年前首次使頁岩氣生產終於在商業上是可行的那樣。
他說:「這或許有助於使油價保持在合理水準,也就是每桶60至70美元之間,讓每家企業都能以經濟上可行的方式生產。」
最快採取行動、抓住新技術潛力的行業,便是北美的頁岩油氣業。業者每年鑽鑿好幾千口井,因此可以從過去努力吸取經驗,然後迅速應用在實務上。近年來,在有時被稱為「頁岩2.0」的各種技術革新推動下,產能大幅提升。如今整個過程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從錯誤學習,數據分析則提供了一個機會,讓實驗更加科學,並為生產率注入新活力。
不過就像被最新一波創新浪潮顛覆的其他行業一樣,石油業無疑也面臨巨變,其中包括可能大規模裁員的人力運用模式改變。麥肯錫的羅傑斯說:「這種『陣痛期』肯定還會持續一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