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少雯
一身文采異常流,卻使閒身不自由,永日翠籠相並睡,豈無魂夢到滄州。
──宋.徐照〈觀所養鸂鶒詩〉
,虞愚書
鸂鶒是一種很像鴛鴦的游禽,羽毛有五彩色澤,美麗異常,毛色中以紫色最多,頭頸上長有纓毛,所以被稱為「紫鴛鴦」。這種水鳥體型比鴛鴦大,一般都雌雄相隨,白日同飛並遊,夜裡喜歡共宿;成雙成對的出入活動,感情深厚,讓人產生鶼鰈情深雙宿雙飛的美好印象。古老的中國,賦於這種美麗的水鳥尊貴的地位,牠們的優雅和華麗被繡在七品官員的官服上。
宋朝詩人徐照養了一對紫鴛鴦,他觀察這對恩愛的水鳥,並為牠們寫詩。在賦詩時,不斷地替紫鴛鴦著想,將自己化為紫鴛鴦,領略著牠們的感受,而寫出被囚的處境和心情。
這對紫鴛鴦,因為長相可愛,羽毛色彩繽紛,比一般鳥類漂亮,但遭人獵捕,在市場上販賣,然後被喜愛牠們的人買回去,飼養在家中,成為寵物。
長得美,令人讚歎,令人矚目原是好事,但好事背後有時也隱藏著壞事,因為美麗總是叫人忌妒,叫人覬覦,就像紅顏薄命一樣;紫鴛鴦因為長得美,而失去自由,成為籠中鳥,成了階下囚。
這一對苦命鴛鴦,沒日沒夜地被關在籠子裡,白天肩並肩,晚上也靠在一起睡覺。在睡不安穩的夜裡,牠們也會做夢吧!在夢中牠們雙雙飛回故鄉滄州,在樹林裡快樂的、自由自在的飛翔。
牠們的夢魂在飛越重重關山時,似乎聽到唐代詩人李群玉所吟唱的〈鸂鶒〉詩;詩中寫道:「錦羽相呼暮沙曲,波上雙聲戛哀玉。霞明川靜極望中,一時飛滅青山綠。」
想像牠們在水邊的沙洲上相互呼叫,討論著要往哪裡飛去,然後雙雙展翅飛翔,留下猶如玉罄般的美妙鳴叫聲。牠們在空中極目望去,在滿天光燦明亮的彩霞中,更顯得眼下的水流分外的平靜幽渺,那雙宿雙飛的鸂鶒身影漸去漸遠,不多時已飛越層層疊疊的青山,見不到蹤影了。
夢中多美好啊!被囚禁於翠龍中的紫鴛鴦,在睡夢中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