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鐵灶山石刻與法藏寺 文/莊馬炮、洪少霖 |2025.05.07 語音朗讀 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鐵灶山法藏寺。圖/莊馬炮、洪少霖南海觀音石刻與對聯。圖/莊馬炮、洪少霖龍鳳碑。圖/莊馬炮、洪少霖阿彌陀佛像。圖/莊馬炮、洪少霖 文/莊馬炮、洪少霖宋代時,福建泉州鐵灶山上建有道觀,有道士在山頭利用鐵灶煉丹,故名「鐵灶山」,又名「秀林山」。資料記載:鐵灶山早期為道家道場,唐宋時轉化為佛門淨地,明清時則成為儒學書院。當地曾出十八學士,其中有一位探花。鐵灶山為秀靈之山,屬紫帽山脈,數億年前當地為海之深溝,山中多有奇石,地質學家稱之為「古海蝕石」。佛國此二字原為宋理學家朱熹所書,意指「此地古稱佛國,滿街皆是聖人」。乃朱熹對泉州當地宗教文化、人文素養、社會昌盛繁榮的一種肯定。另傳說鐵灶山「佛國」二字為理學家、晉江人陳紫峰所書,也有人說是福建省第一位狀元尚書徐晦所題。南海觀音石刻與對聯南海觀音石刻為宋代風格,其旁有對聯為清初題刻,此石形狀尤如人之心臟,意:「心中有佛,佛在心中。」為紫帽山「百心」之首。亦如風動石,禪機中有「風動心不動」之說。其旁有對聯:「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意在觀音菩薩大慈大悲行願。因石像赤足立於朵雲之上,雙手相疊放於小腹,手中持念珠一串,似鄰家婦女般親切慈祥,因而也稱為「念珠觀音」。阿彌陀佛像佛法教育我們解脫自在,人在世時需要佛法智慧,才能讓生活更美好圓滿;百年後需要有歸宿,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的世界可以接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免於輪迴之苦。所以,阿彌陀佛也稱為「接引佛」。該石刻造像為南宋時期風格。觀看石像,其身披通肩,赤足立於蓮台,左手置於胸前,手掌作蓮花狀,右手下垂,掌心向外,乃為接引眾生之意。其所結「與願印」,又稱為「施予印」、「施願印」、「布施印」,表示接受世人所有願望,以及實現、救濟之意,願眾生萬事皆能如願以償。旃檀瑞相旃檀像,即釋伽牟尼佛造像,為南宋風格,題字對聯為清康熙己丑年刻。該像赤腳而立,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前伸,掌心向前,手指向上,正上方有「旃檀瑞像」四個大字。據史料記載,此像曾獲梁武帝、隋文帝、宋太宗等歷代帝王供奉。龍鳳碑「攀龍鱗、附鳳翼」,故稱「龍鳳碑」。原由唐代虞世南手書,明代趙州刺史蔡懋昭刻,立於趙州城內望漢台前,以頌「高陽忠藎凌雲上,光武神威渡水來」之壯舉。據當地人介紹,鐵灶山中另有「無量壽佛」石刻,現隱於山林之中,當中尚有不少其他象形奇石,當地人稱之為「伏獅石」、「聽法龜石」等。且因釋道儒皆曾在鐵灶山駐足,附近原有宋至明清墓葬五十餘座,部分尚存。如今,鐵灶山法藏寺四周大多已商業開發,僅該寺與成片綠樹相伴,獨保一方清淨。彷彿在塵世間守護淨土,延續古往今來一片古樸、柔和的方外之地,留予世人一分悠遠之情懷。 前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下一篇文章 【文史雜談】古代隱士很有戲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古典時節】古來才女命多舛【書藝心語】鑽石的石【寰宇采風】多元融合的諾曼王宮 【遺澤流風】 碧霞宮與岳飛信仰【近未來之形:2025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 青藝之光【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