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郎英
現代科技進步,很多機械工具取代傳統人力,雖然速度快、產量高,但總覺得缺少那麼點「感覺」,不論是「手感」或「口感」。
擦潤餅皮,幾乎快成為絕活,那天採買巧遇春捲皮攤備好麵糊正在熱爐,我不知哪來勇氣,開口徵求店家同意,入內觀賞製皮過程。
老闆熟練地撈起麵糊,很有節奏感的抖呀抖、甩呀甩,說是要「打出筋」,餅皮才會Q彈,這可是機器手臂打不出來的喔。
接著,他右手持麵糰往熱呼呼鐵板上一抹、一拉,左手手刀一刮,瞬間一輪渾圓薄膜立現,好神奇!老闆手腕裡像藏支隱形圓規,長方平整煎台上沒有任何記號界線,那餅皮卻很「圓」,可見老闆幾十年功力,真不是蓋的。
過了一會兒,餅皮周邊微微翻起,表示差不多熟了,老闆娘隨即逐片揭起,一張張潤餅皮就完成了。看他們夫妻倆分工作業、俐落明快,短短一分鐘就疊一大落,真是合作無間。
老闆說,除了清明節旺季,日前也累接不少訂單,因立春要吃春捲,用餅皮包裹新鮮蔬菜與大家分食,叫「咬春」,在年始節氣象徵迎接新春、祈求健康意味,防病、養生也養氣。聽說有些人家,春節期間也有吃春捲習俗,取其吉祥諧音「有『春』、有『剩(台語)』」。
看完餅皮達人現場表演,特地趕往百年歷史的第二市場,朝聖美食小吃潤餅捲。
這家潤餅店,除了現做現吃春捲也賣潤餅皮,店旁整排潤餅皮機隨時待命。不同於先前參觀的鐵板檯面,它正方正圓模具,更易於掌控餅皮輪廓,這讓我更加佩服前面那老闆不凡的手控技巧。
當親自摸過和品嘗純手工製皮後,覺得其滋味是自動潤餅機無法複製取代的。走訪兩家傳統作法老字號,為其堅持守住古早味精神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