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潘楠慕
儘管許多國家的性別平等意識有所提升,但職場上仍有許多不公平的現象。以全球的公開上市企業來說,領導階層依然由男性主宰。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報告指出,依據全球九十一個國家近兩萬兩千家公司的資料,這些公司有將近三分之一沒有女性董事或女性高階主管,例如執行長、財務長或營運長。
這項研究的一項有趣數據是,隨著領導職位中女性的比例從零增加到百分之三十,企業的獲利能力也增加了百分之十五。儘管如此,全球職場上依然存在性別不公。
以美國企業為例,表面上看起來相當平等,女性已佔勞動力的一半,然而進一步調查卻發現,在薪資和職權方面,女性受到的待遇依然遠遠不如男性。以二○一五年的統計為例,女性收入大約只有相同職務性男性的八成。
美國科技業因男女比例懸殊遭受批評後,正持續改善,許多大型公司的高階主管甚至執行長都由女性擔任。
華頓商學院的管理學教授莫利克(Ethan Mollik)指出,想要提升經濟與競爭力,各國都該關注性別平等的問題。女性高階主管或企業家的數量增多,必然有助經濟,反之則可能形成國家整體競爭力的障礙。
傳統觀念中,對女性的能力信任程度不足。此外,許多企業的錯誤思維是尋找具有同質性的人選,例如相同的背景、性別。莫利克指出,這些偏見其實會讓許多企業錯失新創意、新商機和新形象的機會。
莫利克坦言,儘管這種狀況不易在短期內解決,但各界仍應持續努力。商業領導聯盟和麻省女性論壇的董事蒙娜漢(Beth Monaghan)則表示,希望企業能夠出現愈來愈多的女性楷模、這些典範能產生深遠影響,不僅為年輕一代的女性創造希望,也能證明職場上的成功與性別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