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市隨筆 追尋台灣老書店的身影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2017.12.17 語音朗讀 30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日據時期,有所謂台灣人創辦的四大書局,包括林獻堂的中央書局、連橫的連雅堂書局、蔣渭水的文化書局與黃茂盛的蘭記書局。圖/文訊提供 日據時期,有所謂台灣人創辦的四大書局,包括林獻堂的中央書局、連橫的連雅堂書局、蔣渭水的文化書局與黃茂盛的蘭記書局。圖/文訊提供 日據時期,有所謂台灣人創辦的四大書局,包括林獻堂的中央書局、連橫的連雅堂書局、蔣渭水的文化書局與黃茂盛的蘭記書局。圖/文訊提供 日據時期,有所謂台灣人創辦的四大書局,包括林獻堂的中央書局、連橫的連雅堂書局、蔣渭水的文化書局與黃茂盛的蘭記書局。圖/文訊提供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日據時期,有所謂台灣人創辦的四大書局,包括林獻堂的中央書局、連橫的連雅堂書局、蔣渭水的文化書局與黃茂盛的蘭記書局。其中,成立於一九一七年(依林景淵教授所認定,辛廣偉《台灣出版史》因之),一九九○年代才逐漸停止營業的嘉義蘭記書局經營最久,且算是台灣第一家現代化經營的書店兼出版社,在台灣出版事業史上頗具地位。 台灣出版史珍貴檔案 二○○七年,文訊雜誌社曾主編、出版了《記憶裡的幽香——嘉義蘭記書局史料文集》一書,記錄了蘭記書局的創立和當時的經營環境。該書之由來,乃因蘭記書局第二代經營人黃陳瑞珠女士(黃茂盛之二媳婦)於二○○四年逝世後,交代一批有關蘭記書局遺留之書籍、目錄、照片、帳冊、與書商往復函件、剪報、文友信件、書畫收藏品等,請姪女吳明淳女士處理。吳明淳深感這三、四十箱史料對於台灣出版史的研究,頗具重要性,因此,將這些文件送託嘉義同鄉、也是前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榮文保存、整理。 王榮文先生深覺此批資料的珍貴,交由基金會旗下的文訊雜誌社處理,委請學者及文史工作者,分析、爬梳、研究、整理,並訪問嘉義地方耆老,談談往日蘭記書局的風光歲月。這些研究、訪談成果,曾於二○○七年分三期登於《文訊》雜誌,並彙整成《記憶裡的幽香——嘉義蘭記書局史料文集》一書。 成立百周年重新修訂 然而,由於吳明淳女士並非是黃家嫡系親屬,對黃氏家族事蹟的敘述,略有不足或誤謬之處。故書籍出版之後,黃氏家族第二代及第三代成員,紛紛反映並提出許多補充及更正之處。文訊雜誌社乃又派員訪問其第二代及第三代成員,增補、修訂部分資料,並於二○一七年十一月,恰逢蘭記書局成立一百周年,出版這本算是增訂本的《記憶裡的幽香——嘉義蘭記書局史料文集百年紀念版》。 本書除加入一些新照片、補充第二代、第三代的訪談實錄,並更正了部分錯誤資料(如黃茂盛先生應有六男三女,而非三男三女)外,其餘大致維持第一版的編輯體例,包括「人的故事」、「書店的故事」、「書的故事」、「餘音猶在」等四輯,以及附錄「蘭記書局大事年表」、「蘭記書局出版與代銷圖書目錄」等。透過此書,讀者得以了解這家書店在日據時期的狀況,不僅賣日文書,也致力於從大陸引進漢文書籍,此外,書店也出版漢語圖書,讓台灣同胞也能讀到漢文書,對於台灣出版事業很有貢獻。 蘭記書局於光復後繼續經營,也致力於台語字典的出版,唯後來不敵大環境的改變,於一九九○年代逐漸收攤。這本新版圖書,在蘭記創立百年之際,再度給我們省思書店或出版社經營的新方向。惟增修之餘,似乎仍未釐清黃茂盛先生究竟是在一九五二年或一九七○年退出蘭記書局的經營?誰才是真正的第二代經營者?是他的夫人黃吳金女士或其二媳婦黃陳瑞珠女士?由於第二、三代家族成員的加入新資料,反而顯得眾說紛紜,期待文史學者仍能多加考證、研究。 前一篇文章 自然繪本 別害高山野鳥成了小惡霸 下一篇文章 大人讀的圖畫書 跨出獨居的生活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退休之後2025.05.0108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頁微光】《流量國度》顛覆世界 造就自媒體盛世【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圖文閱讀】《悲傷是一頭大象》走出悲傷 迎向生活 【書市隨筆《水豚工讀生》】不同身分 擔負不同任務【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 作者其他文章【書市隨筆《水豚工讀生》】不同身分 擔負不同任務【書市隨筆】《人生圖書館》一張斑駁書單改變人生【書市隨筆】《一個人漫遊,古典森林》 簡媜筆下的四大詩人【書市隨筆】《門外漢的東京》走讀你所不知的東京【書市隨筆】 《八二華年》 幽默充滿典故的散文集【書市隨筆】《台北老屋三生事》 老宅院的前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