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平面媒體的未來

 |2017.11.28
1976觀看次
字級

台灣是媒體業發達的地方,尤其是台北,電子和平面媒體幾乎都集中在台北。電子媒體因受到幾個大財團壟斷,使用者須付較高代價外,平面媒體價格低廉。

平面媒體雖價格低廉,卻不一定能得到一般社會大眾的青睞;對工作緊張,身心疲憊為生活奔波的現代人來說,還要花錢去買媒體,自然卻步。

近年來,不僅在台灣,世界上著名的平面媒體,已連續多家退出媒體市場。正好證實了流行的說法:「年輕人患了文字疏離症候群」。讓人不得不懷疑現代社會,尤其是年輕世代,真的進入了「閱讀衰退時代」。

身為一個現代人,不可能遺世獨立,只了解自己感官所觸及的狹小社區事務,即可圓滿生活。必須靠媒體提供的各種資訊,才能順利的生活下來。因為國內的、國際的各種事務;個人、企業、團體、政府、國際組織的信息、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社會的資訊,全賴媒體提供,才有助於我們做出明智的判斷與正確的決策。

際此我們對媒體的依賴日深,對媒體的要求愈來愈高的時際,卻出現了一個弔詭的現象。在我們的期待與媒體資訊的素質之間呈現反差,且此差距愈為擴大。今天的世界已充斥各式各樣的危機;而媒體報導的失業,評論的偏頗,表現方式之低俗惡劣,更導致各種危機中,最嚴重的危機─信任危機。

法國梭福瑞民調機構,曾做過「媒體可信性與真實性調查」,其結果正好反映了全球受眾共同的看法:指出受眾對新聞有興趣者較前增加,而對媒體所報導的新聞的可信性和真實性表示懷疑的,卻比對新聞有興趣的多十倍。

類似的研究報告不勝枚舉,在台灣幾乎大家都不相信媒體,稱媒體是台灣的亂源;其可信性與「民意代表(主要指立法委員)」同居最末端。但是近十年來歷屆「世界報業大會」及「世界報業編輯論壇會議」,乃至於「贏得新世代讀者群之策略討論會」都認為「報紙是當今世界年輕人認為可信性最高、最可靠的媒體」。

近年來報紙的經營愈為困難,發行量大幅萎縮,不僅在台灣正派經營的報紙如此,美、日、歐洲各國的主要報紙亦不例外。發行量減,廣告收入少,有的停刊,有的縮版,有的停發紙本,改為電子報;似乎報紙在經過一個世紀的光曜輝煌之後,到了熄火消亡的地步。報紙衰落,多以為是在時間性與方便性上難與電子媒體競爭;尤其在科技日新月異、不斷推出各種新媒介工具之後,報紙的功用被奪取所致。但是在進一步對於信任性與真實性的研究上,如「普遍承認報紙提供的資訊較為可信是最可靠的媒體」,因為「在年輕人心目中,被視為一種具有理想、抱負,且帶有激勵啟發作用的媒體」。

在西方社會的讀者多數認為「報紙提供的資訊,有助於社會互動,在就業市場實用;同時閱讀報紙會視為有文化水準,也會讓自己看來更聰明些」。在此我們呼籲平面媒體的經營者和從業朋友加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