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8要4準則 知心護心好過冬 陳玲芳 |2017.11.04 語音朗讀 26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護心食物:蔬菜類、堅果類。 圖/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護心食物:蔬菜類、堅果類。 圖/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護心食物:豆類。圖/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文/記者陳玲芳 衛福部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是癌症,緊追在後的是心肌梗塞、狹心症等心臟疾病。醫師指出,心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青壯年族群也可能因抽菸、熬夜等不良習慣而引起心臟疾病。三高、過重、抽菸、喝酒等高危險族群,務必提高警覺,定期量血壓與做健康檢查。秋冬為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民眾首要預防高血壓,其次小心流行性感冒,心臟病患者更要遵守預防心因性猝死的「八要三不」原則。 每年九月二十九日為「世界心臟日」,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與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今年十月一日下午,於台北信義威秀中庭徒步區,共同舉辦「凝聚力量、攜手護心」園遊會,呼籲國人從日常生活中對抗心血管疾病,一起攜手護心。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林俊立表示,心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青壯年族群也可能因抽菸、熬夜等不良習慣而引起心臟疾病。 林俊立說,門診曾遇一名三十九歲科技園區男主管,因工作繁忙,經常熬夜加班,加上菸癮大,總是菸不離手,時常胸悶、胸痛,卻以為只是「壓力大」,不以為意。 直到某次開車,男子突然心肌梗塞,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雖然幸運保住性命,但並未戒除生活中的壞習慣;不到半年,他又再次心肌梗塞,鬼門關前走一遭,終於下定決心,戒除菸癮,維持運動習慣。 今年世界心臟聯盟特別提倡十大護心守則,包括:血糖管理、健康飲食、積極尋求協助及治療、戒菸、充足睡眠、體重管理、定期量測血壓、遵照醫囑並正確用藥、規律運動以及運動生活化。 為便於民眾記憶,林俊立統整以上歸納為「護心四準則」:「規律運動」、「戒菸適酒」、「控制三高」、「正確用藥及充足睡眠」,邀請國人與患者一起攜手護心。 林俊立提醒,心血管疾病可能無預警地找上門,因此,即使國人沒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問題,仍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戒除可能危害健康的不良因子,方可避免心血管疾病上身。 兩種症狀 潛伏「心」危機 十月下旬,才進入季節交替、溫差變化大的時序,就傳出台南知名連鎖平價批發百貨「小北百貨」創辦人黃卜文,因心肌梗塞,以五十四歲之齡猝死,英年早逝。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表示,秋冬確實是心肌梗塞的好發旺季,心臟不但是人體最強壯的肌肉,每天心跳約十萬次,打出二千一百加侖的血液,流經心臟及身體。由於心臟沒有知覺神經,一旦血管有堵塞,常由周邊器官反應不適,因此容易被誤判。 蔡清標說,現代人壓力大,3C重度使用,頸椎疼痛、肩膀不適、胃食道逆流、胃潰瘍等文明病叢生,容易與心肌梗塞前兆混淆,但若本身已是三高、過重、抽菸、喝酒等高危險族群,務必提高警覺,除了定期量血壓,更需進一步做檢查。 他指出,日常生活中,其實可以在運動結束與飯後,觀察自己身體是否有以下兩種症狀。這兩種症狀暗示可能潛伏了心臟問題。 一、左側手痠麻:運動結束或飯後,若從左邊肩膀至手部有數秒鐘到幾分鐘不等的放射性麻木感,這可能是左側冠狀動脈出現堵塞,因為心臟血管不通,導致神經反射延遲而產生的不舒服。但要注意,頸椎骨刺也會因為壓迫神經出現放射性痠麻,但頸椎骨刺壓迫神經不會一下子就消失,會一直持續下去,跟心血管堵塞麻木數秒鐘到幾分鐘的狀況並不一樣。 二、上腹部脹或胃燒灼痛:剛吃完飯時,身體血液會集中在腸胃,因此更容易造成心肌缺血,因為心臟和胃腸都是迷走神經支配,更容易刺激神經胃腸道,導致燒灼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心絞痛與胃痛發生部位相近,特別是心臟下壁心肌缺氧,都容易造成上腹疼痛、脹滿和燒灼感。一旦誤把心臟病當成胃病治療,恐將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甚至發生猝死憾事。 一般人以為「胸痛」是心肌梗塞的前兆,其實那是急性期梗塞發作前的訊號。蔡清標表示,想要避免心肌梗塞造成猝死,可在平日運動後或用餐後進行自我覺察,若有上述現象,本身又有三高、抽菸、喝酒、過重等危險因子,就得進一步做精密有效的檢查。 八要三不 預防心因性猝死 台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謂文指出,高血壓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影響上億人的健康。高血壓長期對心臟及血管造成的各種併發症,引發病患永久性的傷害及死亡。而心臟是高血壓最常破壞的器官,未適當治療之下,大多會演變成「高血壓性心臟病」,並導致冠狀動脈疾病。 如果家族中有猝死的病史,平時可能會有小幅的心律不整,但是患者本身並無察覺,在這種不知情狀況下,更要格外小心,最好做進一步檢查。此外,上班族最愛的提神飲品咖啡,其「咖啡因」成分,容易引起心律不整而產生心悸,建議大家不要飲用過量。 因應秋冬季節,林謂文提醒心臟病患者,保握「預防心因性猝死」的「八要三不」原則,要補充水分、要注意通風、要規律作息、要按時服藥、要注意保暖及溫差、要適量運動、要清淡飲食、要保持好心情;不要抽菸、不要以酒取暖、不要吃火鍋。 秋冬也是流行性感冒肆虐時節,流感的嚴重性在於其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以及併發症嚴重,尤其是細菌性與病毒性肺炎。雖然大部分感染流感患者多屬輕症,約一周會痊癒,但少數患者如老年人、嬰幼童及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可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甚至引發猝死。 林謂文提醒,前年與去年,各年齡層流感併發重症發生率為近三年最高,且以五十至六十四歲族群發生率提升最為顯著。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可能會稍有不同,原施打疫苗在接種四至六個月後,保護效果即可能下降,他建議五十歲以上危險族群,每年均須接種一次。 林謂文在日前發表的新書《健康心起點》中,也教大家如何吃堅果類、蔬菜類、豆類等五大類食物來護心。他表示,「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你吃進什麼樣的食物,就會有什麼樣的身體。 他強調,想擁有健康的「強心臟」,就必須建立良好而正確的飲食習慣。心臟的健康,和日常飲食有密切的關聯。尤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A等的「護心」食物,不僅能清除血脂、保護心血管,更是保護心臟的好幫手。 前一篇文章 養 眼 專欄 驚!我的眼睛出血了怎麼辦! 下一篇文章 心靈養生 妙方 做公益種福田 簡文秀為「愛」獻聲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養眼專欄】病毒性結膜炎會傳染, 注意清潔問題中老年身高縮水 骨質疏鬆找上門【營養專欄】拜拜這樣準備,更健康安心!在家就可以做的伸展操自律神經失調 專業治療計畫有哪些?【仁醫之心】這場意外的味道 作者其他文章祖孫合力傳愛 守護獨老缺少鋰增失智風險 可從雜糧、蔬果攝取中老年身高縮水 骨質疏鬆找上門養骨本防骨鬆 均衡飲食、多運動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失眠4類型 中醫調心肝氣血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