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投資與稅制

 |2017.09.01
1849觀看次
字級

國發會日前向行政院提報金融產業發展六大戰略,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建議採取類似國外租稅特赦,鼓勵國人海外資金回流,對回流資金採一次性課稅,稅率低於百分之十,並採配套措施以避免其流向炒房。

就時機而言,正好國際上有「全球版肥咖條款」之稱的國際共同申報標準(CRS)如火如荼的推動,本就預期會牽動國際資金的大幅移動,包括國人外流的資金可能正在評估是否匯回台灣。而各國都拿出棍子使外流的資金現形,台灣是否需要再拿出胡蘿蔔的租稅特赦,實在有待商榷。

問題是,資金並不等於所得。在海外的資金,除了包括當初匯出的資金(本金)之外,還有這些資金透過投資、存款或放款所產生的利潤或孳息等所得,因此資金的範圍絕對大於所得。若把匯回的資金當作「所得」課稅,還以租稅特赦之名義課以比現行所得稅制更低的稅率,表面上好似寬容,其實是冤枉民眾,課錯「稅基」,等於政府占了便宜。

其實二○○九年調降遺贈稅時,並無搭配租稅特赦,巨額的資金照樣回流台灣,政府也無從判定多少是未申報最低稅負制的所得。

而從最低稅負制的稅收逐年遞減的事實看來,政府本就難以掌握海外所得,資金匯回並無衍生被課稅的疑慮,但建議中的租稅特赦,其實增加匯回資金的租稅負擔,妨礙資金回流的意願。

更何況台灣一直有超額儲蓄,根本就不缺乏資金,缺乏好的投資標的才是問題;因此長期以來資金供給大於資金需求,致使新台幣利率長期低迷。銀行資金去化不良,甚至排斥或限制大額定期存款,把資金驅趕至壽險或基金;壽險業又不得不投入利率較高的外幣資產,承擔匯率波動的風險。如今只想吸引資金回流,卻未改善投資環境(如限電或停電危機)或提供好的投資標的,只靠租稅特赦仍是徒勞無功。

且如何能確保資金不會流向炒房,總是說比做容易。從調降遺贈稅吸引資金回流,最後淪為炒地皮,最後必需靠奢侈稅或囤房稅才稍微抑制的經驗來看,政府僅說有配套,「五缺」、「六失」都沒有改善,根本就難以將資金導向實質生產性投資,民眾只會更感憂慮。

稅捐稽徵法早就訂有租稅特赦條款,針對納稅義務人自動向稅捐稽徵機關補報並補繳所漏稅款者,凡屬未經檢舉、未經稅捐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之調查人員進行調查之案件,逃漏稅之刑事罰或過失之行政處罰一律免除;其涉及刑事責任者,並得免除其刑。建議國發會再另訂租稅特赦條款,只是畫蛇添足,實屬多餘。

可見吸引資金回流的關鍵因素,仍在於我國投資環境是否較其他國家或地區為佳,以及租稅負擔相對於國際水準是否較低。除了希望政府解決投資面的五缺六失之外,政府若能在稅制面將個人所得稅高達百分之四十五的稅率調降至國際平均水準以下,自然容易吸引資金回流,若能搭配財產稅和消費稅的適度調高,也可維持稅收不減,又能促進投資,避免資金流向炒作房地,其實根本就不需要租稅特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