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獨立書店 小陽。日栽書屋 走在夢想裡 走出獨特經營 郭士榛 |2017.06.04 語音朗讀 658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小巷內日式的舊眷舍內,灰色的屋瓦、紅磚牆旁的腳踏車、陽台上的盆栽、屋內的閱覽室和小書房,都是蔡依芸親手打造的,她只想為愛書人營造書香的環境。 圖/小陽。日栽書屋提供 小巷內日式的舊眷舍內,灰色的屋瓦、紅磚牆旁的腳踏車、陽台上的盆栽、屋內的閱覽室和小書房,都是蔡依芸親手打造的,她只想為愛書人營造書香的環境。 圖/小陽。日栽書屋提供 小巷內日式的舊眷舍內,灰色的屋瓦、紅磚牆旁的腳踏車、陽台上的盆栽、屋內的閱覽室和小書房,都是蔡依芸親手打造的,她只想為愛書人營造書香的環境。 圖/小陽。日栽書屋提供 在屏東舊眷村「勝利新村」的清營巷尾,有棟木造「小陽。日栽書屋」,創辦人蔡依芸表示,她篳路藍縷經營這家書屋,都沒有餘錢出國,「沒想到我的小陽卻因為華航雜誌的報導,可以讓國內外搭機旅客閱讀到,不但知道日栽書屋,同時也看到屏東。」蔡依芸開心表示,這對她來說是件有意義的事,過去幾年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今年屏東市獨立書店「博克」悄悄熄燈後,蔡依芸相當難過,「我除了大學在嘉義求學外,就沒離開過屏東,自小愛讀書,也是博克書店忠實顧客,最後居然歇業了,博克是屏東書迷最難忘的回憶。」也因為這個原因,愛書的蔡依芸就想,不然自己開家書店,當時正好在整理這個老舊空間,決定轉型成獨立書店。 溫暖太陽熱愛植栽 多年來蔡依芸的內心總有著不平感,細數藝文活動,全在台北舉行。如今翻找藝文空間,台南有藍曬圖、高雄有駁二藝文特區、台東還有鐵花村,現在屏東有了「小陽。日栽書屋」,終讓她揚眉吐氣,店內常舉辦有趣的藝文、文化活動,可以與讀者分享許多或許是小眾的音樂或作家。 書屋取名「小陽。日栽」蔡依芸說,屏東總給人溫暖的感覺,小陽不是那種豔陽,而是溫暖的太陽,再加上主人熱愛植栽,相互間有很大關係,她期望透過老房子的木窗灑進大把陽光,藉著光線看書,展現一種和自然結合的優雅和篤定。 蔡依芸原本在一所大學擔任行政助理的工作,當屏東文化處釋出眷村老屋對外招標時,她和另外兩位朋友看了多處屋舍後,就喜歡上清營巷一號這棟老屋,因位於巷子最後一間,連文化處的人都好奇,標到這間房子能做什麼?又不好做生意,「當時我們三人都有自己的正職,也沒想到要做什麼,只是放假日來此辦活動,做我們喜歡做的事。」 後因市府規定,經營老屋周六、日一定要對外開放,那時兩位朋友都另有打算,「但我喜歡這老屋,決定自己承租來經營,於是在家人支持下,毅然決然辭去工作了十四年的正職,專心來經營獨立書店。」蔡依芸說。 進駐整修用心規畫 在屏東市小巷內,屋齡八十多年的日式老眷舍隱隱透露著質樸懷舊氣息,蔡依芸表示,原屋主施振元阿伯對這間老房子很有感情和愛心,「我們來看屋時,房子已清空,但不像其他屋子仍亂七八糟,房子很乾淨,也保留很好的地磚,留有傳統氛圍。」因為自己也愛上了,蔡依芸展開幾年的進駐、整修與經營的甘苦故事。 小巷內日式的舊眷舍內,灰色的屋瓦、紅磚牆旁的腳踏車、陽台上的盆栽、屋內的閱覽室和小書房,都是蔡依芸親手打造的,她只想為愛書人營造書香的環境。 老屋修復過程遠比想像中困難,回顧過去,老房子的屋頂是縣府出錢用傳統工法整修的,但其他部分包括水電費都得自行負責,因為經費有限,他們花了近半年時間修復,才有如今規模。 「我是盡量維持房子原來的樣子,老房子會在不同時間給人不同的美感和光澤,所以我們只漆牆,窗的顏色是有考據的,有綠色、Tiffany藍,還有米色、白色,都是眷村的顏色。」後來蔡依芸邀請八十多歲的施振元回來,「伯伯很開心房子被好好運用,當年他清掃屋子時,想應該會遇到很不錯的主人。」 蔡依芸表示,她喜歡這老房子,也喜歡看書,她的理想是把書屋當平台經營,為了讓老房子持續運轉,不能靠賣書支撐,於是,蔡依芸舉辦很多講座活動,都靠相互合作,例如老師來講座,就不需要支付車馬費、活動費。「我經常接受媒體訪問,不是喜歡出鋒頭,而是想藉由報導讓大家認識書屋,因而真的有出版社、唱片公司會找我合作。活動門票只有一百或二百元,是為讓大眾珍惜每次舉辦的活動。」蔡依芸開心表示,因這些活動,過去只能在書本上、電視中看到的作者、歌手出現在自己面前,也讓自己跨出一大步,認識更多人。 熱情可以感染他人 接下空間經營任務後,蔡依芸特別將室內規畫出獨立書店、閱覽區與展演空間等區塊,現在日栽書屋內藏書不多,但舉凡文學、藝術、童書、環保、土地及文化有關,都是蔡依芸看過且親自挑選的書,她說,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會使用3C,可是書本在這個時代還是不可被取代的。 像有一書區都是舊書,翻閱居然還有《尼羅河的女兒》這類古董漫畫,這區書不賣只借閱。「獨立書店的靈魂就在於店長的熱情」,蔡依芸強調,那樣的熱情是可以感染他人的。 問她未來的計畫?蔡依芸說,三年一簽的房屋租約,究竟能否再續約,她不敢肯定,目前就是盡量做好喜歡的事,努力走得更遠,「畢竟現在正走在自己的夢想裡,就是一件很酷的事。」 書店一二事 除了賣書 也賣一種氛圍 經濟不景氣,許多書店紛紛關門,蔡依芸靠著額外接案,和不定期邀請藝術工作者來站店表演,分享經驗支撐營運。 聊起講座安排,她有一長串故事,邀請過的作者、導演,像是廣告導演盧建彰、醫師作家陳耀昌,都被這家書店的獨特性吸引,蔡依芸說,這是之前想都沒想過的事,也是開店後最大收穫。 除此之外,蔡依芸也是厲害的綠手指,為八十年屋齡的老屋周遭種上綠意。「我覺得老闆就像是一位文學園丁,是個『種字的人』。」楊富閔於是將一篇文章拆成「日。栽。書。屋」四段分別詮釋,「每個字就要生根、成蔭、變成林。」 民眾陳先生說:「紙本好像是愈來愈難存活了,那我看到蔡小姐的堅持,除了賣書以外,我覺得也是賣一種文化,賣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比書更來得可貴。」 特地從外地來義務共襄盛舉的歌手羅思容,認為在當今的3C社會,更需要營造書香閱讀。她說:「透過自己的一個小小的力量參與在這個空間裡面,然後也讓更多的人知道。一個美好的空間,應該要讓更多的人去發現。」 蔡依芸表示,愈困難、有意義的事,就愈值得去嘗試,希望自己的努力與堅持,讓書本閱讀的美好,一直延續下去。 翻修的故事 綠手指讓老屋復活 回想與這房子的緣分,蔡依芸說:「起初並沒有想太多,純粹因為喜歡這裡」,沒想過延伸出後續超乎意外的發展。蔡依芸表示,凡來過書屋的朋友,都會驚豔屋後保留完善的綠地與大樹,許多人因為這棵樹與草皮來了又來,只為了聆聽那夏蟬或風吹葉片的聲響。 「但剛搬來時,我站在荒煙漫草前面,思考要讓它變成什麼樣的空間,我翻閱很多雜誌找靈感,實際上,我很想有一個共享的空間。」蔡依芸表示,隱約的概念中,是想能在草地上做什麼事情,於是她選大葉草草皮,讓來此的朋友可隨意坐臥其上。 現在院子裡有個小舞台,「我的靈感來自小時候回外婆家,當時生活中沒其他娛樂,媽媽會搬個小桌子當舞台,讓家中小孩每個人上去唱歌。」蔡依芸想,若在草地上有個小舞台,可以讓很多人在上面表演。於是,她跟木工說要一個舞台,用空心磚做基底,除了來書房的民眾可開心登台表演外,也舉辦過音樂會,讓民眾開心過一晚。「說來大家不相信,我不捨得花一萬五千元買手機,卻願意買個經常會使用的割草機,定期整理後院草坪。」蔡依芸指出,院子中她想種植和眷村有關的植物,「我們閩南一帶會種扶桑花,眷村老榮民喜歡種朱槿,花很漂亮,由書屋空間看出去,一年四季每年都有特別的花色。此外,我也覺牆壁外觀不是很好,但不喜歡用油漆上色,於是種了爬牆植物薜荔,沒想到讓環境更好,還有窗戶光影大家都喜歡。」蔡依芸細心呵護,老屋內外的綠籬或各類植栽是主人心血結晶,她的潛能也展現至最大。 近年來颱風往往造成天災,蔡依芸表示,每次颱風,只能祈禱不要太嚴重,至今都還好,大部分都是樹枝狼藉一片,花時間整理即可。但有一次颱風非常有趣,不是颱風多大令人難忘,而是她走過屋子的旁邊,風中就飛來一塊紅色的牌子,上面寫著「青年才俊」,好像連老天爺都在鼓勵她。 前一篇文章 漫遊城市荒原 凝視每個暗夜 下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 一座真實的島嶼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09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頁微光】 《正念自律》 助你找回平靜 活出人生意義【圖文書】 《被雲踩到了!?》 自在徜徉想像力的笑聲中【精選書摘】《人生得遇蘇東坡》 放過自己 才是人生最大智慧【深頁凝視】《小廖與阿美的沖印歲月,還有攝影家三叔公》 沖印年代的光與影【書市隨筆】《江河旋律》 王鼎鈞 百歲華語散文大師【瀾光筆記】《虎靈寓言》 傷痕氏族的誕生 作者其他文章楊景翔 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王金櫻如今唱戲為藝術王心心再創南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