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谷芳新書《春深子規啼》,是一部關於禪宗文化的隨筆,書中有林谷芳說禪的生活體悟,有他親身遊歷的禪者見證,更首度收錄禪詩創作。
圖/印刻文學提供
林谷芳說:「所謂清影就是一個清晰的影子,在生活中落實禪。」
圖/印刻文學提供
文/郭士榛
不論春夏秋冬,不論天寒炎熱,滿頭銀髮的林谷芳,總身著一襲單薄白衣,頗有仙風道骨之氣。文化評論人林谷芳,其實也是一位禪者、音樂家、台北書院山長。近期,他出版新書《春深子規啼》,全書十四帖雲水記行,為煩擾人世獻上禪者心法。
《春深子規啼》是一部關於禪宗文化的隨筆,書中有林谷芳說禪的生活體悟,有他親身遊歷的禪者見證,更首度收錄禪詩創作。他將禪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美學、音樂、美術、戲曲、茶道、時評等融會貫通,其禪宗文化著作實質上是集禪學、文化評論、藝術鑑賞、生活美學於一體的跨界之作,呈現出大千世界無不成為禪之映照。林谷芳表示,生命是場功課,至於能做好或做壞,關鍵在於時間的觀照。
林谷芳認為,「說時間,更要識得時光之流變、生命之轉身。」他運用禪家智慧,安頓當下都市人生的焦慮和困惑等問題,「人生總在最風光、繁華處轉身」。問到自己每次的轉身,林谷芳說,無論通過何種形式,都是一個「放下」的過程,一個小我向大我回歸的過程,就像水滴重回大海的懷抱一樣。
在快節奏的生活當下,彷彿每個年齡層的人都產生一種焦慮感,深怕被時代遺忘。因而平常的生命如何實現超越?林谷芳指出,根柢是「一心」,只要心定了,小處都能見大。林谷芳說:「一般來說,匠人做的事情都不大,那是因為他一心做這個東西,他跟這個東西有一個最真切的連接,其實超越性就在裡面。所以一心在當前的事物裡面,事不在大小,不在巨細,是內在的風光有多豐富,那種豐富或貧瘠不是從外面能看到的,而是自身能感受到的。」
因緣不可思議,禪者林谷芳一生研究禪,更能深深體會生命中的那個緣字,在台北他是台北書院山長,台北中山堂三樓書院內簡單樸實的空間,讓來者感受到寧靜禪味。林谷芳自若笑談著,有一回,一群使節夫人來此喝茶,對著了無一物的白牆感到不解,林谷芳解釋著:「白牆上掛不夠格的東西破壞氣氛,但若掛了夠格的如張大千畫,就成為張大千的空間,也就沒有『你們』了。」林谷芳強調,書院必得是個「道藝交參之所」,是個生活之地。
現在六十八歲的林谷芳,已不是所長,也不寫評論,除台灣人熟識他外,連大陸人也認識他,「跟我接觸,就是來自清影。」林谷芳說:「所謂清影就是一個清晰的影子,在生活中落實禪。」新書《春深子規啼》想要表達的就是回到禪家本色,有更多他個人對於禪家之捻題,「在這樣的時局,正需要宗門子規之啼,讓世人知道修行必須真誠,才會相信道不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