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閱讀 當豌豆公主成為母親

文/范代希(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2017.04.16
1789觀看次
字級
《做爸媽的一百種方式:尋找懷孕、生產、教養的更多可能》 作者︰梁莉芳等人 圖/大家出版提供

文/范代希(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圖/大家出版提供

有個流落在外的公主,在深夜敲了城堡的門,說明自己落難公主的身分。城堡裡有個國王、王后跟王子,王子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娶到貨真價實的公主,可是要如何確保這個落難的小姑娘是真公主?王后想到了主意,她在公主的床墊上放了一顆小豌豆,再在上面堆疊了二十四個床墊。真正的公主一定可以察覺到那顆豆子。

故事的結局是,豌豆公主通過認證,王子高高興興地和真正的公主結婚。但是當公主懷孕、生子,成為母親之後,又會發生什麼事?

七歲的「公主控」女兒在念這個故事時,我不禁想到,這又是個女性在父權社會必須經過「認證」才能獲得幸福的典型故事。如果公主需要經過這番認證才能得到王子的青睞,那麼這位公主成為人母之後,還得通過哪些考驗,才能證明她是真正夠格的好母親,足以成為眾人表率的好母后?

母職的認證與考驗

考驗的入門版可能是,距離二十四個房間以外,真正的好母親應該要能夠聽到並且辨識出自己孩子的哭聲,因為母性被認為是天生而且自然的。初階版是,不管母親手邊正在忙什麼、幾天沒好好睡覺,無私的好母親都應該放下自己的需求與疲憊,先回應孩子的需要,因為「為母則強」。

進階版是,外出時,好母親應該長出八隻手加四隻眼,不但要隨時注意孩子安全,照顧孩子出遊的品質,還要把孩子「管教」好,避免孩子常見的失控狀態影響他人安寧,因為把孩子顧好本來就是媽媽的責任。

專業版是,做媽媽的內在必須夠強大,寵辱不驚。如果孩子表現不好,是媽媽沒教好;如果孩子身體不好,是媽媽沒顧好。因為孩子的事就是媽媽的事,關於孩子的種種便定義了母職的成功與否,也許還定義了母親的價值。

如果豌豆公主能夠通過這些考驗,她是否便被認可為真正的好母親?如果她生在現代,可能還必須通過二十一世紀母親特有的考驗:是否能夠有效實踐「科學母職」。也就是說,真正的好母親要夠用功、有獨立思考能力,能在大量廣泛的現代科學育兒資訊中奮力爬梳,為自己的孩子找到最適宜的教養方式。

強化母親犧牲奉獻

「母職/母愛天生」的說法強調母親本來就是孩子最適任的照顧者,期待母親把時間及精力完全奉獻給孩子。但是愈來愈多研究發現,所謂的「母職/母愛天生」,生物學上並沒有足夠的基礎。換句話說,除去生育與哺乳的生理事實,女人並不一定比男人更適任撫育下一代。然而,我們的社會與文化不但要求女性承擔育兒的大部分責任,還給了女性非常嚴苛的標準。

那些對母性偉大的歌頌,背後隱然強化母親犧牲與奉獻的合理與正當性,呈現了這個社會對於母職超乎現實與缺乏同理心的期待與想像。當母親以此標準來衡量自己時,這些不人性的標準,讓再努力的母親也不免陷入經常性的沮喪、自責,覺得自己不夠好。

有趣的是,不論妳如何努力,讀過多少育兒書,有多完美的胎教,以孩子為中心投入多少心血,每個孩子依然是獨立的個體,有天生的稟賦與個性,家長的慧心與努力會是重要的資源,但絕不能保證育兒路上一帆風順。當孩子愈長愈大,妳可能會發覺原先乖順可人的小寶貝,愈來愈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對妳砰地一聲關上門。妳開始質疑,自己過去一直捧在手心按照專家建議好生教養的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自己一路走來是不是做錯了什麼,讓孩子變得這麼叛逆像生了刺?叛逆或許只是孩子成長的階段性表現,但那個惶恐、內疚或自我懷疑的旋律,卻是為人母這條路不時浮現也揮不去的進行曲。

做母親前先成為人

不可否認的是,不管是出於自我要求或社會期許,母職的確是個容易讓人忍不住就過度投入的角色。女性成為母親之後,很容易忘記自己先是個人,才是個女人,然後才為人妻,最後才為人母。在我們學著跟孩子相處之前,應該先學會跟自己相處,學會愛自己、聆聽自己的聲音。

在高工時、責任制、高房價、收入卻不見得成正比的時代,當社會與企業能真正認可家庭的價值,願意對彈性(縮短)工時、育嬰假、性別平等釋出更多善意。當媒體與大環境不再操弄母親的愧疚感(例如,我沒有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代表我失職),當這個社會可以給母親更多信任與尊重,當母親可以坦然追求自己人生的理想,而不需要為了母親的身分感到掙扎迷惑。當母親節的重點不再關注於母親有多麼辛苦,而是當媽可以多麼幸福時,那麼,當一個完美的母親(或真正的公主)已然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妳示範給自己的孩子看,對,媽媽一點都不完美,人生也不是童話故事,可是媽媽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將來你/妳也一定可以。

(本文摘自《做爸媽的一百種方式》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