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和子

 |2017.03.26
4468觀看次
字級
老禪師在大太陽下晒香菇。圖/佛光緣美術館提供

過去的中國大陸叢林裡,有很多的僧侶,他們這家參學,那家參學,有的老參上座,我們都稱他叫「禪和子」。但是現在的佛教界,連禪堂都減少了,禪僧年齡老朽,也不容易見到,哪裡還有什麼禪和子呢?禪和子這個名詞,幾乎都要隨著時間慢慢消失了,你幾曾聽到大家口邊講過誰是「禪和子」嗎?

實際上,「禪和子」這一詞,這是佛教興旺才有的。佛教界裡如果有很多的高人,才有「禪和子」的雅號,等於是以身教、言教,到處隨緣說法,教導禪修。這許多禪和子也不求名、不求利,生活簡單,安貧樂道,只是提攜後學,教導後學。所以,那許多禪和子,有的在禪堂裡,一坐就多少年,也有的住茅蓬,有的閉關,還有的到處參學,自利利他。

比如禪門裡有一則老僧晒香菇的公案,很能表達禪和子的心境。日本道元禪師到中國寺院參訪,看到八十多歲的老和尚,日正當中忙著鋪晒香菇,道元禪師於心不忍,勸老和尚:「太陽那麼大,何必辛苦,自己晒香菇呢?」老和尚望了望禪師:「自己不晒?誰來晒呢?」「太陽這麼熱,何必這個時候晒呢?」對於道元禪師好意勸說,老和尚只答了一句:「這個時候不晒,難道要等太陽下山再晒嗎?」老和尚是叢林典型的禪和子,凡事絕對不假手他人,對自己生命更是一刻千金的珍惜。

在佛門的課誦裡有一首普賢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禪門中,禪和子們則盛行要時時警戒臘月三十,閻羅老子上門索債。意思是說種種修行,如果不徹頭徹尾把執著、習氣大死一番,就沒有辦法參究領略祖師西來意。

現在佛教界的耆年碩德,應該向過去的禪和子看齊,到處放下自己的名位,放下自己的財富,以禪和子自居,將佛法傳播十方。我們感恩當今的佛教界,能有一些禪和子,為佛教頂住半邊天,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許多的禪和子,他們不要世俗的物質生活,也不貪圖享受,更不積蓄財物,視功名富貴如浮雲,視方丈住持名位如障礙,只是隨緣到處教化,所以禪和子愈多愈好。希望今後兩岸的佛教界,多一點禪和子出來,讓我們崇拜景仰,這才是佛教興隆的氣象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