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佛光菜根譚】(49-1)

星雲大師 |2017.02.15
1652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禪淨法堂。圖/佛光山提供

六度萬行(一)
文/星雲大師
六時吉祥法喜充滿/度日如年歲月難熬/萬古晴空一朝風月/行雲流水揮洒自如/六和僧團安樂清淨/度人如己人我兩利/萬德莊嚴相好圓滿/行腳天下雲水三千/六味調和三德具備/度己以嚴待人以寬/萬事如意一帆風順/行解並重知行合一/六道輪迴生死流轉/度他量力隨喜隨緣/萬家生佛一路福星/行道之人不請自來/六度同修圓滿菩提/度貧離苦慈悲為本/萬里長城華人驕傲/行善最美施恩佈德


六度妙用
文/星雲大師
每一個人都要不斷的改造自己、革除陋習,生命才能得度。「六度妙用」可以改造人的六個過失,此六種方式提供大家參考:
第一、布施能改慳貪的個性:人若慳貪,凡事貪小便宜,只圖個人利益,久而久之,人家就不歡喜與之往來,因此人要學習布施,即使只是給人一個點頭、一個微笑、一句好話,或是給人一點點方便都是布施。唯有布施才能把慳貪的心改造成喜捨心;唯有捨去慳貪,才能獲得身心的自在。
第二、持戒能改惡劣的行為: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即使生活在同一個環境裡,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性格,為了防止在大環境裡過度突顯個人的不當行為,所造成的群體不和諧,佛教以戒律來防非止惡,就如同法律可以保障人民的權益,校規可以保護學生的安全一樣。
第三、忍辱能改瞋恚的惡習:《入菩薩行論》云:「罪惡莫過瞋,難行莫勝忍。」人總有脾氣不好的時候,但是一味的任由瞋心造作,非但無濟於事,更有損人際關係及身體健康。所以,忍一時的侮辱,熄滅一時的戾氣,就能永享和平的生活。因此,人人應當學習忍耐,講究修養,改瞋恚為慈悲的胸懷。
第四、精進能改懈怠的因循:好逸惡勞是人的通病,對治的方法就是精進。人要有進取心,一旦動了善念,就應積極付諸行動,乃至付出行動後,也要令其持久;對於已經發生的惡事,則應努力制止,令其不再擴大,甚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如《維摩詰經》:「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
第五、禪定能改散亂的思想:內在涵養的鍛鍊與為人處世的修養,是人生必要的學習,而定力則是提升內涵的主要關鍵。有定力,才能使心緒不浮躁;有定力,對於他人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臉色,就不致放不下。所以,禪定能改散亂的思想,化為平靜清明的理智。
第六、智慧能改愚痴的認知:人因為不明理而煩惱,又因無明而痛苦。智慧如同明燈,能照破愚痴暗昧;如同利劍,能斬斷煩惱根源。因此人人要運用智慧來對治愚痴,無明的勢力才能不再延續;要運用智慧才能把惡習改成善行,把惡念改成善念。
人生的價值靠自己創造,人生的意義由自己拓展。如何改造自己的人生?「六度妙用」提供參考:
第一、布施能改慳貪的個性。
第二、持戒能改惡劣的行為。
第三、忍辱能改瞋恚的惡習。
第四、精進能改懈怠的因循。
第五、禪定能改散亂的思想。
第六、智慧能改愚癡的認知。
──摘自《星雲法語》第二冊 p.271


【佛教問題】
一、「萬古晴空,一朝風月」,這句話指的是什麼呢?
這句話指的是禪的時空普遍性。所謂禪,如「萬古晴空,一朝風月」。在禪裡,沒有時間的長短,沒有空間的遠近,沒有人我的是非,剎那之中有永恆,一念之中有三千。心中有事虛空小,心中無事一床寬;禪者對時空有著普遍性的悟入。
禪者的修定,不重成佛,只重開悟,只要一悟,何愁大道不辦?所以禪者修定悟道以後,你掛念他年老,他說沒有時間老;你要他旅行遊覽,他說法界皆在他的心中。因為禪者一悟之後,就能泯滅時空內外、自他對待,其實內外、對待,實皆一如也。
說到悟,那不是語言文字所能形容的,但是,悟透過禪定必然可以體驗的,可以說悟才是參禪入定的真正目的。因為悟,可以領略到時間的永恆,可以體會出空間的無邊。悟,在人我裡完全生佛平等,在時空裡完全法界一如。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系列(九)》〈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二、什麼是「六和僧團」?
佛教的僧團本身就是一個社會,「僧伽」的意思就是「和合眾」。佛陀雖然重視獨修,但也建立僧團,表示佛教對群我關係的重視。在佛門裡有謂「叢林以無事為興隆」;人和,才能無事。〈三皈依文〉說:「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所謂「統理大眾」,即「人和」二字而已。僧團裡平時依「六和敬」來維繫人事的和諧,即:身和同住(行為禮敬)、口和無諍(語言和諧)、意和同悅(善心交流)、戒和同遵(法制平等)、見和同解(思想統一)、利和同均(經濟均衡),因此又稱「六和僧團」。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系列(五)》〈人間佛教的藍圖〉
三、何謂「三德」、「六味」?
三德,指輕軟、淨潔、如法。六味,指苦、醋、甘、辛、鹹、淡。係出自《南本大般涅槃經》卷一序品,佛臨涅槃時,諸優婆塞為佛及僧備辦種種飲食,其食甘美,具有三德六味。至後世,成為寺院每日上供所念之供齋句:「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節錄自《佛光大辭典》「三德六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