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佛光菜根譚】(48-2)

星雲大師 |2017.02.14
2285觀看次
字級
圖/普存

三學增上(二)
文/星雲大師
三人傳話假也成真/學人愚痴懂得慚愧/增加職缺提供就業/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三十而立人格定型/學會做人廣結好緣/增額錄取給予機會/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學業有成功成名就/增磚添瓦盡己之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寶門中修福修慧/學以致用得盡其才/增上因緣好好把握/上妙法味精神食糧/三覺圓滿萬德具足/學習感恩有您真好/增福進德淨化社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蛻變
文/星雲大師
大地山河,每天都在蛻變;男女人身,日日也都在蛻變。世界上,舉凡語言文字,各種文化、風俗、民情、習慣,無有不在改進、蛻變之中。
世間法,沒有不蛻變的。如原子核從它發射一個粒子,同時自身也轉化成另一個粒子的過程,這就是物理上的蛻變。螟蛉子從昆蟲蛻變而來,蠶寶寶變飛蛾,毛毛蟲變蝴蝶,都是一種蛻變。所以,各種動物、昆蟲當中,如蛇、蟬都會褪去外殼,都是蛻變。
人生的任何一個過程,都是蛻變。像一個女嬰,長大稱為小姐,之後成為太太,再成為母親,最後成為老太婆,可見世事無常,變化多端。
世間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不變,墨守成規,依然故我,別人也幫不了你的忙,故佛陀說:「我如善導,導人善路;汝若不行,過不在導;我如良醫,應病與藥,汝若不服,咎不在醫。」
人要讀書受教育,為的就是要變化氣質。人經常要搬家、換職業,就是要變換住處,變化環境,有變動才有進步。就如從幼稚園入學,接著變成小學生,再變為中學生、大學生,最後成為學者、教授。
常有人說:你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一個人從無知而到有德,我們就讚美他「你脫胎換骨了」。所以禪門把悟道,說是「脫胎換骨」的蛻變。
世間有很多的「變」:變遷、變節、變通、變卦、變相、變故、變容、變局……有的變好,有的變壞。甚至於球場上,棒球投手要訓練他投「變化球」;政治上,如康有為要發起「變法維新」;經典裡,為了便於弘揚教義而有「變文」;川戲裡有「變臉」,甚至有一部電影就叫做「變臉」,有的讓人驚歎,有的感人肺腑。
音樂有變調,植物裡有變色;人會變心,這是人間最悲苦的事。不過,好心可以變成壞心,壞心也可以變成好心;貪瞋痴可以變成戒定慧,戒定慧如果不能增上,繼續用功,遇到逆境影響,也會變為貪瞋痴。所以,只要一變,後面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吾人最好把貪心變成捨心,把瞋心變成慈心,把痴心變成慧心;只要心一蛻變,能夠變化氣質,則成聖成賢,有何難也!
──摘自《迷悟之間》第十冊 p.130

【生活佛法】
怎樣轉「貪瞋痴」為「戒定慧」?
佛教是智信的宗教,不但講究慈悲,尤其重視般若智慧;唯有開發般若智慧,才能把「貪瞋痴」的煩惱轉為「戒定慧」的功德。因此,平常我們講學佛修行,主要的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也就是轉「貪瞋痴」為「戒定慧」。
貪瞋痴,稱為三毒,是說對一切順情的境界,生起貪得無厭的貪心;對一切違情的境界,生起忿怒憎恨的瞋心;對一切事理的法則,生起邪迷痴暗的痴心。這三毒是眾生心理上最嚴重的大病,它是障礙佛道的根本煩惱;它像魔王,惱害眾生的身心,毒害眾生出世的善根,它是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本。因此,經典裡面講「心不迷不墮生死,意不煩不憂形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起不生業果」。可以說,凡夫眾生有很多的苦惱,都是因為貪瞋痴的煩惱所引起的。
唐朝時,權傾朝野的太監魚朝恩,有一天去問藥山禪師:「禪師!請問你,〈普門品〉說『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什麼叫做黑風?」
黑風就是指煩惱、瞋恨的意思。
藥山禪師聽了這話,並不正面回答他,只是對著他說:「魚朝恩!你這個太監,你問這個問題做甚麼?」
魚朝恩當時是朝中不可一世的重要人物,甚至連皇帝也要聽他的話。不意藥山禪師竟這麼回答他,生氣是可想而知,因此隨即面露憤怒的樣子。
這時藥山禪師哈哈一笑,他說:「這就是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
貪瞋痴就像盜賊一樣,日夜盤據在我們的心上,竊取我們的功德法財,障蔽我們的真如佛性,如果我們不轉「貪瞋痴」為「戒定慧」,我們就永遠受貪瞋痴的煩惱束縛。在三毒之中,瞋恚其咎最深,因此,佛教裡面有一首偈語說:「面上無瞋是供養,口中無瞋出妙香,心中無瞋無價寶,不斷不滅是真常。」
只要我們能開發人人本具的般若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就能把貪瞋痴煩惱轉成戒定慧,那麼我們的生活自然會有另一番妙味了。
──節錄自《六祖壇經講話(一)》p.19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