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大士詩
桃花欲經夏,
風月催不待。
訪覓漢時人,
能無一個在。
朝朝花遷落,
歲歲人移改。
今日揚塵處,
昔時為大海。
──唐.寒山大士
人生世間,不能不知人間事!所謂「人間事」,從生活的起居,到讀書求知識,甚至世態炎涼,人我是非,種種得失,真是一言難盡。人間到底有些什麼事呢?
圖/資料照片
圖/資料照片
寒山大士詩
桃花欲經夏,
風月催不待。
訪覓漢時人,
能無一個在。
朝朝花遷落,
歲歲人移改。
今日揚塵處,
昔時為大海。
──唐‧寒山大士
【賞析】
寒山大士在這首詩偈中,藉由桃花、尋人、今昔地景之變化,說明了世事變遷、浮生若夢,光陰一刻都不停息的道理
【佛教問題】
佛教對時空的看法如何?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啟示?
時空,包括了時間和空間。時間,是往古來今,豎窮三際;空間,是百界千如,橫遍十方。對大部分的眾生而言,時空就像呼吸一樣,日用而不覺,依各人根機的深淺而有不同的領悟。蜉蝣朝生暮死而不怨,人世七十寒暑而不足,各自囿限在一己狹小的生存時空中。但是,從佛教輪迴的法則來看,眾生的生命是無盡的,不僅是空間無邊無際,連時間也是無窮無盡,不可限量的。如果我們能夠參透時空的真諦,就能從東西南北的空間中解脫,從分秒日月的時間裡破繭而出,到達「處處清涼水,時時般若花」的逍遙境界。
在廣大的宇宙裡,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與時間和空間緊密相合,離不開時空關係。一個人做人好不好,處事順不順利,要看他對於人際關係如何處理,對於時間的久暫怎麼把握,對於空間的分寸如何安排,不注意時間,行事太快太慢,都會引起別人的憎厭;不了解空間,佔了別人的位置,搶了別人的優勢,別人也不高興。所以,時空對於我們人生關係甚為重大。
時間是世界上最公正的東西,貧者不少一分,富者不多一秒,一切權貴威勢,都不能奪。時間是世界上最能幹的法律顧問,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切是非愛憎功過,俱由時間裁判。時間是道德的公證人,所謂「平生莫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人格尊卑,久而自見。
其實,「良田萬頃,日食究竟幾何?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人間各種有形無形的空間,盡皆幻渺;三界忽存忽亡的空間,都是心識。白居易有一句詩說得很好: 「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所謂「世間樹木有千載,人生榮枯無百年」,也是同樣的意思,無非是勸大家脫離我執、假相,捨棄生死無常的種種苦惱,進而離苦得樂。
──節錄自《人間佛教系列(二)人生與社會》〈佛教的時空觀〉
人間事
文/星雲大師
人生世間,不能不知人間事!所謂「人間事」,從生活的起居,到讀書求知識,甚至世態炎涼,人我是非,種種得失,真是一言難盡。人間到底有些什麼事呢?
一、人生有悲歡離合:人有生老病死,自然就有悲歡離合的問題。人從出生之後,高齡的祖父母身體逐漸老邁,終至死亡。當自己成長之後,就要告別父母,負笈他鄉讀書或就業。及至稍有所成,父母也相繼年老謝世。隨著自己的事業成就,接著成家生兒育女,慢慢的,自己也感到時日無多,無常日近,於是一生的歲月就在這悲歡離合中度過。人的一生,不管貧富貴賤,悲歡離合是公平的,都會經常遇到。你要體會人生嗎?要知道人間事嗎?這就是人生最好的寫照。
二、心情有高低起伏:世間事,包括家事、國事、天下事,世間的得失,內心難免不會跟著起伏。佛教叫人要「心能轉境」,不要「心隨境轉」,但事實上,一般人的情緒還是很容易受外境干擾而起伏不定。心中歡喜,則萬物充滿了生機,心中悲傷,則萬物隨著黯然。人間事,都是苦樂憂喜,我們的心情當然也會跟著起伏不停。
三、事業有盛衰起落:人生不管自己創業當老闆,或是受雇於人當員工,總要有事業。事業難免有興衰起落,尤其創業的人,時而順利,時而艱困,時而賺錢,時而賒本,經常在虧盈中患得患失。人生沒有事業,日子難過;有了事業,又為盛衰起落憂心,所以世間事很難讓人獲得平靜。
四、世界有成住壞空:《八大人覺經》說:「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人在成住壞空的世界裡,沒有一刻不在興亡生滅中起舞。我們看,地理有滄海桑田,歷史有朝代興亡,人事無常,所以人生努力要及時,有志願要及早完成,千萬不能虛度光陰,如岳武穆說:「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五、四季有冷暖陰晴:我們生活在大自然裡,都有季節的更迭,所謂「春夏秋冬」,氣候也有「冷暖陰晴」的不同。在大雪飄飄的寒冬,有錢人家有暖氣可用,他看到白雪皚皚,感覺充滿詩情畫意,真是快樂人生。但是有的窮苦人家,陋居草屋,禦寒無衣,只能抖擻著與嚴寒奮鬥,叫苦連天。同樣一個地方,能分出天堂地獄,同樣一個家庭,各自的生活也有悲歡憂喜。世間事,老有老的憂喜,少有少的悲歡,也像四季一樣,真是冷暖人間,陰晴人生。
六、生活有旦夕禍福:語云:「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人生的禍福難定,有時「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無緣無故都可能遭來橫禍。何況人世間,經濟的蕭條、交通的事故、政治的迫害、小人的暗算,本來平安無事的人生,就因為一些意外,而讓人生活得很辛苦。
這個世間,有時候我不犯人,人來惹我,就如開車在路上,我不撞人,人來撞我。所以,人間事就如駕駛,不但我不撞人,而且還要能夠不讓人撞到我,這才是最高的本領。
總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心是一個雕刻家,可以把自己和山河大地雕刻成自己心裡所想的樣子。所以「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只是這個心不是有漏心、分別心,所謂「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因此清淨之心、無心之心,那才是真正的生命。
──摘自《人間萬事》第十冊 p.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