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系列】我像一個和尚嗎?(下) 星雲大師 |2016.11.27 語音朗讀 205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光山國際萬緣三壇大戒」戒子於大雄寶殿前成佛大道上,求授菩薩戒。 圖/陳碧雲 典座的第一堂課,先練習「刀法」。 圖/資料照片 西域比丘,行必持錫,有二十五威儀。繪圖/高爾泰 佛光山提供 所謂「地獄門前僧道多」,現在全佛教的出家弟子們,都應該問一問自己:「我是佛弟子嗎?還是外道魔王呢?我是來復興佛教的嗎?或是來敗壞佛門的呢?」 今日漢傳的佛教,已經成為佛教的正宗,身為出家的弟子,你知道漢傳的佛教嗎?你能夠依照正統的佛法,在未來把佛法展開嗎?例如:你出家了,依靠到佛教來,受佛門的恩惠、受信徒的供養,你要自問:「我像出家人嗎?」 「我像一個出家人?」這句話,是每一位佛弟子,時時要不斷自問、不斷三思的問題。 行為思想 要能符合佛法 如果出了寺院就換便服,吃菸、喝酒、唱歌、跳舞,像出家人嗎?到餐廳喝酒,吃魚、吃肉,像出家人嗎?上街購買名牌、聚集財富,像個出家人嗎?隨意胡鬧、遊戲,像個出家人嗎?跟人打架、罵人,像出家人嗎?不知道佛是何名,不知法是何義,不知僧事任務,像出家人嗎?不知道三寶是何義,五戒不持,十善不奉行,六度更不知道,像出家人嗎?沒有佛法怎麼能像出家人呢? 如果我能接受六和僧團的領導,與眾和合相處,我像個出家人。我能可以遵守戒法、清規,我像個出家人。我能夠素食,我的衣冠整齊,我能對佛教裡的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所謂三壇大戒都能奉行,我能像個出家人。 出家了,吃住常住照顧,只要飯食吃飽,安份守己,少欲清淨,不就像個和尚了嗎?我能可以記住要令眾生歡喜,讓佛法增加光榮,我像個和尚;或者我沒有學問、沒有智慧,但我可以用勞力、用慈悲、用真心,來供養眾生、供養佛陀,我像一個和尚。每天精進閱藏、拜佛、傳道、傳播佛法事業,沒有不當的嗜好,違背於佛法的邪見、邪思、邪行我都沒有,我像個出家的佛門弟子。 寄佛偷生 佛教未來堪慮 如果都不能,穿上出家僧服只想化緣、只想收紅包、只想要別人的,這不是比乞丐還不如嗎?乞丐還擺明說自己是乞丐,假藉糞掃衣之名,來取得人家的施捨,這是詐騙行為,何功何德呢?能念經超度亡靈嗎?又有何功何德呢?能用佛法普度眾生,示教利喜嗎?假如所有的言行舉止,心中充滿貪瞋、愚痴、邪見、妄語,那像個出家人嗎?行住坐臥、思想觀念都沒有佛法,能成為真正的和尚嗎? 今天如果中國佛教總會,把百萬以上的僧侶集合,重新考試,有多少像個真正的出家人呢?這許多不像出家人的人,在佛門裡寄佛偷生,靠佛吃飯,可憐的佛教,禁得起這許多人把樹上已結成的果實吃光嗎?這些不像出家人的人連樹皮、樹根都要啃光,佛教還會有未來嗎? 所以現在,我們要喚醒所有佛教的出家人,來做一個自我反省、自我檢討:自己像是一個出家人嗎?如果像一個出家人,就不可以經常返回俗家,不可以再吃葷腥魚肉,不可再穿俗裝,不可以收受社會的供養、紅包。只要能安住在寺院裡拜佛、修行、隨眾服務,無我無相,佛事如法,把佛門莊嚴起來,即使在寺廟裡沒有外出,供養會隨之而來。 知慚知惱 自謙尊重別人 像佛世時,比丘雖然外出托鉢乞食,但是他們藉助托鉢乞食的時候,把佛法弘揚給社會大眾。一個出家人和信徒兩方來往,信徒布施供養,出家人說法利眾,所謂「財法二施,等無差別」。但是目前,信徒是有供養,我們的出家人有像個出家人?受得起供養嗎?慚愧的,我們雖身披如來袈裟,實在說,連一個在家人都不如。 要知慚愧、要知苦惱,在《佛遺教經》裡面,佛陀不斷警告我們當自摩頂;告訴自己:「我已經出家了。」自己要修學佛法,要精進為道,要知道慚愧,所謂「慚恥之服,無上莊嚴」,我要能知道苦惱,自己才會對別人尊重,自我謙卑,這才有佛法。 我們如果想要求發財,求榮華富貴,社會上的工廠、企業等事業,都可以去從事發展,不必寄佛偷生。所謂「地獄門前僧道多」,受信施的供養多了,將來如何還人家呢?到了需要償還的時候,就知道悔不當初了。這種悔恨,何必到受苦難時才知道;「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假如懂得學習佛門裡菩薩們的修行法門,就能在「因」上避免,不會違背佛法行事;因為違背佛法,詐騙錢財,就不像一個出家人,即使佛陀慈悲不和我們計較,信徒不明是非,因果也不會饒過我們的。 以師榜樣 法水滋潤大眾 在漢傳佛教裡,自古以來,有模範的出家大德做為我們學習的榜樣,像禪宗一花五葉,五宗七派的大德高僧們,他們的智慧、他們的悟道,讓佛法受世人的尊重;天台、華嚴、法相、三論等宗派的祖師,他們奉行佛法,對世間的貢獻,用佛法撫慰眾生的心靈,為什麼我們不能以他們為榜樣呢?為什麼我們不能學習他們呢? 所以,今天寄望我們這一些新出家的弟子,至少要能五年學戒,五年苦行,然後才可以聽教參禪,大概住叢林十年之後,才能走出山門;不能說一出家,就穿著僧衣到處招搖,雖說國家的法律不會管,警察也不會管,但因果會管的,在袈裟下失去人身,是多麼可惜哦! 「我像個和尚嗎?」不必每天做早課、晚課,能可以把這句話,早上念十次,晚上念十次,用真心來反省,用真心來和這句話相契合,至少能可以有「我為佛教」的這一點信心,這也是助佛弘化,才像個佛門弟子,才像一個出家人。 每日言行 要能慈悲愛眾 希望佛教界的弟子、信徒們,能學習李炳南居士,他雖已年老德高,但是看到這許多不守法、不守戒的出家人,他都向他們磕頭跪拜。意思是說,你像出家人嗎?不過,我們不必讓像李炳南老居士這樣子的來問,我們自己問自己:「我像出家人嗎?」 我要像一個出家人,我走路要走的端正,我說法要說善言慈語,我要能和人相處,我能慈悲愛眾,我能可以給人歡喜、給人尊重。 想到鸚鵡銜水,想到佛陀過去生布施眾生,不逆人意的這許多行為,我們能盡到百分之一嗎?我們每日的行為,也要能像儒家「吾日三省吾身」,自我反省;每日的禪坐,自己思考:「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我要心生慚愧。 僧人自省 佛法一定興隆 我從幼年出家,現在已經年老病痛,但我這一生中,不只問自己百千萬次,我有像個和尚嗎?我吃飯的時候,食存五觀,不揀精粗,不分精細,我都能很歡喜、感恩的吃飯,我想這樣才像個和尚嗎?我每次走路,想到旁邊十目所視,十指所指,我一定要走得莊嚴,不讓人看輕,我想要像出家人走路威儀的樣子;我對人講話,沒有過粗言粗語,或是責罵過人,也沒有開罪、得罪人的地方,為什麼?因為我是個和尚,我必需要行儀莊重、慈言愛語。 想想悠悠歲月,這樣近八十年的僧侶生活,而今已虛度年華九十年,只為了想做一個像和尚的人。雖然知道來日不多,但還在自問:「我像個和尚嗎?」想到今生和尚還沒有做好,我發願來生繼續做和尚。我不敢妄想成佛,只想做好一個出家人。 現在進了佛門的人之多,匆匆進戒場受戒的人也很多,年輕的同道們,你們要想到,你登壇受戒了,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出家人嗎?如果不像個出家人,難道天龍八部、護法龍天,能放過嗎? 因此,看到當今的情況,不禁也要大家思想這一個問題:「我像個和尚嗎?」當然,我也不敢要求別人,只能從自己做起;但如果大家能常常反省,自己在修行上必定會有進步,有所成長。大家都能做到,佛法一定可以興隆。(2016.10.28口述完稿) 前一篇文章 【人間系列】 我像一個和尚嗎?(上) 下一篇文章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85) 熱門新聞 01【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02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3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4父愛如山 父餵植物人兒子蛋糕2025.08.0805《365日》193萬本 全球弘揚中華文化2025.08.0706【何處不交朋友】 謝謝良醫2025.08.1107立秋養生首重潤肺 少吃辛辣冰冷食物2025.08.0708【歲時‧節氣】立秋 碧樹蕭蕭涼氣回2025.08.07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者雲遊與參訪 2-12025.08.0710微型屋行動 為無家者築起希望2025.08.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 4-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 4-1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不動心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公平正義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⑫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⑪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