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淚光中 誠實的面對自己圖/呂慧齡
在淚光中 誠實的面對自己圖/妙具
文與圖/呂慧齡
在網路上看到蔣勳老師的訪談,他提到亞里斯多德很早就說:「美使人淨化,悲劇使人淨化,詩讓人淨化。」也許流淚,哭完了就好了,它其實是個不知不覺的釋放。聽一場音樂會,讓自己的心情得以敞開;看一部很好的悲劇影片,哭一哭讓自己的心得到抒發。
現代人因為害羞不肯打開自己,不敢讓別人看到真實的自己,也不敢看到真實的自己。就像貝殼緊緊閉合不願打開,因為貝殼的內部太柔軟、太害怕受傷;只有美的事物,讓人願意打開,因為美可以讓人放下防禦的心、美可以讓人放心……
回憶數年前母親的告別式後,前往台大緩和病房感謝醫護義工們。一路上提醒自己:「要克制、不能哭。」怎知踏入義工室的剎那,癱軟在義工肩上號啕大哭,欲罷不能。當驚覺潰堤的哭聲騷擾義工室的寧靜而慚愧羞赧時,義工卻輕柔的說:「想哭,就哭吧!讓我緊緊的擁抱你,當情緒奔流、磐固的憂愁崩裂時,你的心,才容得下身邊這許多關愛你的人。」
是的,這滿室的慈悲包容,撫慰失親的傷痛,融化人我的隔閡。這位義工分享著,曾經在失去丈夫後封鎖自己,不願和人言談,甚至不和子女對話;把對丈夫的思念寫成一封封信,寄到他的電子信箱,再以丈夫的口吻回信,獨自戀棧這濡沫相依、鶼鰈情深的虛擬世界。
直到某年月網頁改版,她無法進入信箱,所有的信函無影無蹤,二度失去丈夫的痛,讓她傷心欲絕。魂飛魄散的咆哮狂哭之後,求助子女陪同就醫。在醫療團隊誠摯的牽引下打開了心門,滿腹的愁思不再屈憋,終於走出情傷的牢籠,接著接受義工訓練,化私愛為博愛,幫助身心受苦的人度過煎熬。
「想哭,就哭吧!」我也曾經因為對生活的際遇忿怒不滿而嘶聲吶喊在山林間,毫無遮攔的釋放憂悒躁動,虛空幽谷迴旋著相應的寒愴協奏曲,纏結的抑鬱,總算舒張在喧囂後的清朗靜穆。
事後想著,為什麼不是唱出美好的歌聲,讓天地與我共鳴呢?或許這就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吧!突然覺醒:不能讓這狂野的劣根性再現,不能再淒迷妄想,只有讓善美填滿胸懷,無明煩惱自然無處留存。
原來生命是一連串順逆的交織,人生的精采,往往是歷經挫折所刻畫成就的;歡樂之後,不也是摻雜著幾許落寞寂寥。一切的得失成敗枯榮,無不是在讓人明白無常的變遷就是生命的自然歷程。怵然認清:悲,是苦;樂,也是一種苦。
常言道:「苦的盡頭總能回甘」;佛門說:「以苦為師」;法國作家巴爾扎克亦說:「苦難是人生的導師」。的確,苦,是一股動力,在不斷的磨練修正中,智慧漸開,苦,就不是苦了!
在還沒有修行到以平常心對治無常時,想哭,就哭吧!在淚光中,誠實面對自己,超越心靈的枷鎖,創新自己,讓生命的光彩熠熠生輝,光耀自己,也光耀別人!